[发明专利]一种分集流结构及具有其的换热器在审
申请号: | 202310593017.1 | 申请日: | 2023-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65767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1 |
发明(设计)人: | 李先庭;王源;李社红;赵雅鑫;查富海;石文星;王宝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北京旭光热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F9/02 | 分类号: | F28F9/02;F28D7/16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刘雯 |
地址: | 100084 北京市海淀区双清路***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集 结构 具有 换热器 | ||
1.一种分集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分集管部(1)、钎焊板部(2),所述分集管部(1)设有内部流体通道(11)、外部第一钎焊表面(12)及内外相通的均流孔(10),所述钎焊板部(2)设有换热管插孔(21)和第二钎焊表面(22),第一钎焊表面(12)和第二钎焊表面(22)中的一个设有均流腔(13),第一钎焊表面(12)与第二钎焊表面(22)贴合钎焊一体,换热管插孔(21)经对应的均流腔(13)、均流孔(10)与流体通道(11)相通,构成孔板均流方式的分集流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集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均流腔(13)为凹槽结构且设置于所述第一钎焊表面(12),所述均流孔(10)设于均流腔(13)内,均流腔(13)经均流孔(10)与所述流体通道(11)相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集流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换热管插孔(21)之间设有钎焊窄缝(2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集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均流腔(13)为凹槽结构且设置于所述第二钎焊表面(22),所述换热管插孔(21)设置于均流腔(13)底部并与均流腔(13)相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集流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均流腔(13)之间设有钎焊窄缝(2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集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均流腔(13)与换热管插孔(21)的形状相似、尺寸稍大。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分集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集管部(1)和钎焊板部(2)中的至少一个设有定位侧边(14)。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分集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均流孔(10)是圆形孔、异形孔的其中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9.一种换热器,包括分集流结构、换热扁管、翅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集流结构为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分集流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北京旭光热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清华大学;北京旭光热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59301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