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冷板及电池包在审
申请号: | 202310583562.2 | 申请日: | 2023-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6365105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30 |
发明(设计)人: | 赵恒喜;付俊儒;金英;党奎;江吉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613 | 分类号: | H01M10/613;H01M10/6568;H01M10/6556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王潇钰 |
地址: | 516006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冷板 电池 | ||
本发明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液冷板及电池包。液冷板设置于电池模组的上端或下端,电池模组包括液冷板,液冷板具有空腔,空腔内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有至少一个流道,流道的长度方向与第一方向平行且其宽度方向与第二方向平行,每列沿第一方向排布的多个电芯与一个流道正对设置,流道的宽度由其长度方向的中间向两侧逐渐变小。电池包包括上述的液冷板,冷夜板根据电池模组内不同位置的电芯的温度分布情况对流道进行变宽设计,使得流道对不同位置的电芯实现差异化冷却降温,温度高的电芯对应的流道的宽度较大,冷却降温效果较强,温度低的电芯对应的流道的宽度较小,冷却降温效果弱,降低了不同位置的电芯的温差,提高了电池模组的均温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液冷板及电池包。
背景技术
电池模组内部温升及温度均匀性是衡量电池包供电性能、安全性能、稳定性能的重要指标。在电池模组中,各电池单体(电芯)通过串联或并联的方式连接成电池模组,电池模组放置于液冷板上,通过向液冷板内等宽的流道循环通入冷却液实现对电池模组进行冷却降温。
由于各个电芯在电池模组中所处的位置不同导致其散热效果也不相同。例如,位于电池模组的中间位置的电芯不易散热,其温度较高;而位于电池模组的两端及侧边的电芯散热快,温度相对较低。现有的液冷板内部均布有相同尺寸的流道,并对每个电芯产生相同的冷却降温效果,这就导致各个电芯的温度一致性较差,严重影响电池包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冷板及电池包,以对电池模组内不同位置的电芯进行差异化冷却降温,降低电池模组内各个电芯的温差,提高电池模组的均温性。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液冷板,设置于电池模组的上端或下端,所述电池模组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阵列设置的电芯;
所述液冷板具有空腔,所述空腔内沿所述第二方向间隔设置有至少一个流道,所述流道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平行且其宽度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平行,每列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布的多个所述电芯与一个所述流道正对设置,所述流道的宽度由其长度方向的中间向两侧逐渐变小。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液冷板内沿所述第二方向间隔设置有至少三个所述流道,至少三个所述流道在同一位置的宽度由所述第二方向的中间向两侧逐渐变小。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流道包括两个沿其宽度方向的中心线对称设置的侧板,所述侧板的轮廓为由其长度方向的中间向两侧逐级递减的阶梯结构,以使所述流道形成多个依次连通的矩形腔。
作为优选方案,每列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布的多个所述电芯分别与对应的所述矩形腔正对设置;
同一所述流道内的多个所述矩形腔的长度相等,且多个所述矩形腔的宽度由所述流道的长度方向的中间向两侧逐渐变小。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流道包括两个沿其长度方向的中心线对称设置的侧板,所述侧板的轮廓为由其长度方向的中间向两侧逐渐倾斜向下的平滑曲线,以使所述流道形成纺锤形腔体。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流道沿其长度方向的两端具有入口和出口,且每个所述流道沿其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贯穿延伸至所述空腔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两侧的外部。
作为优选方案,至少三个所述流道的入口尺寸由所述第二方向的中间向两侧逐渐变小;至少三个所述流道的出口尺寸由所述第二方向的中间向两侧逐渐变小。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空腔内沿所述第二方向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所述流道;
所述液冷板的空腔沿所述第二方向间隔有至少一个隔板,以将所述空腔分隔成至少两个冷却腔体,每个所述流道均位于对应的所述冷却腔体内。
作为优选方案,每个所述流道内沿其宽度方向的中心线位置处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沿所述流道的长度方向延伸至所述空腔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两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58356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