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温敏载药复合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310583091.5 | 申请日: | 2023-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645923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4 |
发明(设计)人: | 任发政;陈冲;张伟博;王鹏杰;李依璇;张炎;刘思源;申月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47/36 | 分类号: | A61K47/36;A61K47/42;A61K9/51;A61P35/00;C08J3/075;C08B37/08;C12P17/12;A61K31/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领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690 | 代理人: | 杨晞 |
地址: | 10008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温敏载药 复合 纳米 颗粒 制备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温敏载药复合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应用。首次利用CN和HBCOS溶解后加入交联剂京尼平,获得具有温度敏感的纳米颗粒,其本申请对于细胞具有低毒性和良好的稀释稳定性和血液相容性;当获得的复合纳米颗粒作为载体与化疗药物混合制备获得载药复合纳米颗粒时,其具有良好温度敏感性;可用于包埋DOX等抗肿瘤药物,实现载药纳米颗粒的温敏控制释放,治疗癌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化学领域,具体涉及温度敏感的药物递送载体的制备。
背景技术
癌症在世界各国均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也是缩短预期寿命的一个重要因素。化疗是治疗癌症的重要手段,然而,化疗药物的选择性差、药物利用率低、毒副作用强。因此,针对肿瘤微环境和正常组织的差异性(如温度、pH、酶),设计具有刺激响应性特性的纳米载体提高肿瘤的选择性、增强药物在肿瘤部位的靶向积累和控制释放成为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刺激响应性纳米载体是在特定物理化学刺激(包括温度、pH、光和离子强度)下具有可控收缩或膨胀行为的材料,因其刺激响应特性使其可以在适当的时间和位置释放被包埋的药物。在各种刺激中,温度是刺激响应给药研究最广泛的刺激之一,因为温度刺激可以由内源或远程控制的热变化诱导。
许多合成的温度响应材料包括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聚(N,N-二乙基丙烯酰胺)和聚(环氧乙烷)等被开发出来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但是这些合成类聚合物的生物相容性或可生物降解性差,制约了其应用。天然产物衍生出来聚合物如羟丁基壳聚糖、羟丁基壳寡糖和羟丙基纤维素也具有温度响应特性,同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然而,这些材料的温敏性都具有浓度依赖性,在低浓度下其温度响应临界点上升或者温度响应特性消失,因此主要应用于智能窗户、重金属清除、伤口敷料、水污染治理等方面。而聚合物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过程中,势必会经由各种途径而导致浓度被稀释,导致其温敏作用减弱甚至消失。因此,被用于药物递送的载体必须具有稀释稳定性,浓度依赖型的温敏响应聚合物在药物递送应用中受限。
发明内容:
解决浓度依赖型的温敏响应聚合物在药物递送应用中的不足。
我们利用带正电的温敏性羟丁基壳寡糖(HBCOS)与带负电的酪蛋白酸钠(CN)通过静电相互作用形成稳定的聚电解质复合物。CN具有磷酸丝氨酸和羧基,可以通过静电相互作用与带正电的羟丁基壳寡糖结合或者装载带正电的药物如阿霉素(DOX)。由于CN容易被胰蛋白酶、胃蛋白酶、基质金属蛋白酶和组织蛋白酶B等水解,CN与其他材料复合后可以产生易于生物降解的材料。将HBCOS与CN通过静电相互作用结合得到复合纳米颗粒进行交联,可以得到稳定的温敏性复合纳米颗粒,可用于包埋DOX等抗肿瘤药物,实现载药纳米颗粒的温敏控制释放,治疗癌症。
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温敏复合纳米颗粒,所述的纳米颗粒由羟丁基壳聚糖(HBCOS)和酪蛋白酸钠(CN)组成,具体由如下方法制备:
(1)将CN和HBCOS分别溶于水中,将CN与HBCOS混合使CN与HBCOS的质量比为1:0.4-0.8,调节pH,形成复合纳米颗粒;
(2)加入京尼平,35℃~39反应24~72h,调pH后透析1~3天后冻干,得到交联后的复合纳米颗粒。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的CN为浓度为0.5~1.5mg/mL,HBCOS的浓度为30-50mg/mL;在另外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的CN与HBCOS的质量比为:1:0.4-0.8;在另外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pH值为5.8~6.5;
在另外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步骤2)中京尼平的浓度为0.01-0.1mg/mL;在另外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反应温度为37℃,pH值为7.0~7.8,优选7.4;在另外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透析膜截留分子量为8000~12000Da,优选为10000Da。
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一种载有药物的复合纳米颗粒,所述载药纳米颗粒以如下方法制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大学,未经中国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58309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