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二次分型和双环型精定位的IMD内开饰板加工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310574927.5 | 申请日: | 2023-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66532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9 |
发明(设计)人: | 刘博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市常春汽车内饰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26 | 分类号: | B29C45/26;B29C45/14;B29C45/40;B41M5/025;B29L31/30 |
代理公司: | 安徽韵凯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248 | 代理人: | 安军永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湖市中国(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二次 双环型精 定位 imd 内开饰板 加工 工艺 | ||
本发明提供了基于二次分型和双环型精定位的IMD内开饰板加工工艺,模具将注塑件注塑成型后分为一次分型线和二次分型线,注塑件为圆弧形带折边结构,注塑件在IMD工艺下避免了一次分型线的内饰板注塑件在模内转印时不能做翻边和折边的模内转印具有局限性的问题;在注塑件外壁上有一个环形的工艺槽,钢琴黑油墨层和哑光银油墨层在工艺槽内部形成分界线,工艺槽实现注塑件的油墨层转印的环型精定位,这样钢琴黑油墨层和哑光银油墨层交界线出现在工艺槽内,使注塑件外观好看;模具上的两个型腔,两个型腔左右对称设置在模具上,两个型腔可实现两个注塑件同时注塑成型和模内转印,可以实现双环型精定位,虽然增加了定位难度但是加快注塑成型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内饰板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基于二次分型和双环型精定位的IMD内开饰板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汽车内饰板,顾名思义在汽车内起到装饰作用的物品,在汽车车门、车顶等地方都比较常用,既可以美化车内空间,对车内车身还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汽车内饰板在加工时需要用到IMD模内转印工艺对内饰板表面进行修饰,增加内饰板美观性。
现有的IMD工艺,膜片只能包覆在注塑件分型线的位置,膜片非常薄,拉伸性能不佳,高拉伸易将薄膜拉破,导致一次分型线的内饰板注塑件在模内转印时不能做翻边和折边的模内转印,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现有的模内转印需要多种油墨层转印时,多种油墨层之间的交界线在内饰板表面,这样在油墨层转印时可能会导致内饰板的外观存在缺陷,影响美观;因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二次分型和双环型精定位的IMD内开饰板加工工艺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基于二次分型和双环型精定位的IMD内开饰板加工工艺,旨在解决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基于二次分型和双环型精定位的IMD内开饰板加工工艺,包括模具、膜片传送机、IMD工艺、二次分型工艺和双环型精定位工艺;
所述模具包括前模和后模,所述膜片传送机上设有膜片;
所述IMD工艺加工开饰板包括如下步骤:
S1:膜片的传送和定位,膜片传送机在传送的过程中通过感应定位点定量传送,且膜片位于前模型腔一侧;
S2:膜片夹紧与吸附,前模抽真空将膜片吸附在前模型腔内壁,且让膜片紧贴在前模内壁上;
S3:合模注塑,前模和后模合模,采用热塑工艺进行注塑,注塑的完成后注塑件外壁与膜片接触,将膜片上的多种油墨层转印在注塑件外壁上;
S4:开模、顶出和取件,前模和后模脱模,靠近前模的废料膜片向下传送,后模上的脱模块将注塑件从后模型腔内顶出,完成脱模得到注塑件,取出得到的注塑件;
S5:安装结构装配,在步骤S得到的注塑件外侧安装上安装结构得到内饰板;
S6:重复以上步骤S1至步骤S5,实现内饰板流水线加工;
所述二次分型工艺包括所述模具将所述注塑件注塑成型后分为一次分型线和二次分型线,所述一次分型线为注塑件的分型线,所述二次分型线为注塑件上膜片的油墨层转印分型线,所述一次分型线和二次分型线呈阶梯状折边结构;
所述双环型精定位工艺包括模具上的两个型腔,两个所述型腔左右对称设置在模具上,两个所述型腔可实现两个注塑件同时注塑成型和模内转印,两个型腔均设有环形的工艺槽,多种油墨层转印在注塑件的分界线位于所述工艺槽内部,两个所述工艺槽实现注塑件的油墨层转印的双环型精定位。
优选的,所述前模上固定设有定位柱,所述后模上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柱与所述定位槽相对设置且相匹配。
优选的,所述后模上的脱模块由液压缸推动,液压缸伸出实现脱模块将注塑件从后模的型腔内顶出,液压缸收缩实现脱模块复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市常春汽车内饰件有限公司,未经芜湖市常春汽车内饰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57492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空调器及可读存储介质
- 下一篇:球状银粉的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