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二次分型和双环型精定位的IMD内开饰板加工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310574927.5 | 申请日: | 2023-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66532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9 |
发明(设计)人: | 刘博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市常春汽车内饰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26 | 分类号: | B29C45/26;B29C45/14;B29C45/40;B41M5/025;B29L31/30 |
代理公司: | 安徽韵凯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248 | 代理人: | 安军永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湖市中国(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二次 双环型精 定位 imd 内开饰板 加工 工艺 | ||
1.基于二次分型和双环型精定位的IMD内开饰板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具、膜片传送机(3)、IMD工艺、二次分型工艺和双环型精定位工艺;
所述模具包括前模(1)和后模(2),所述膜片传送机(3)上设有膜片(31);
所述IMD工艺加工开饰板包括如下步骤:
S1:膜片(31)的传送和定位,膜片传送机(3)在传送的过程中通过感应定位点定量传送,且膜片(31)位于前模(1)型腔一侧;
S2:膜片(31)夹紧与吸附,前模(1)抽真空将膜片(31)吸附在前模(1)型腔内壁,且让膜片(31)紧贴在前模(1)内壁上;
S3:合模注塑,前模(1)和后模(2)合模,采用热塑工艺进行注塑,注塑的完成后注塑件(4)外壁与膜片(31)接触,将膜片(31)上的多种油墨层转印在注塑件(4)外壁上;
S4:开模、顶出和取件,前模(1)和后模(2)脱模,靠近前模(1)的废料膜片(31)向下传送,后模(2)上的脱模块(22)将注塑件(4)从后模(2)型腔内顶出,完成脱模得到注塑件(4),取出得到的注塑件(4);
S5:安装结构装配,在步骤S4得到的注塑件(4)外侧安装上安装结构得到内饰板;
S6:重复以上步骤S1至步骤S5,实现内饰板流水线加工;
所述二次分型工艺包括所述模具将所述注塑件(4)注塑成型后分为一次分型线(45)和二次分型线(46),所述一次分型线(45)为注塑件(4)的分型线,所述二次分型线(46)为注塑件(4)上膜片(31)的油墨层转印分型线,所述一次分型线(45)和二次分型线(46)呈阶梯状折边结构;
所述双环型精定位工艺包括模具上的两个型腔,两个所述型腔左右对称设置在模具上,两个所述型腔可实现两个注塑件(4)同时注塑成型和模内转印,两个型腔均设有环形的工艺槽(42),多种油墨层转印在注塑件(4)的分界线位于所述工艺槽(42)内部,两个所述工艺槽(42)实现注塑件(4)的油墨层转印的双环型精定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二次分型和双环型精定位的IMD内开饰板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模(1)上固定设有定位柱(11),所述后模(2)上开设有定位槽(21),所述定位柱(11)与所述定位槽(21)相对设置且相匹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二次分型和双环型精定位的IMD内开饰板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模(2)上的脱模块(22)由液压缸推动,液压缸伸出实现脱模块(22)将注塑件(4)从后模(2)的型腔内顶出,液压缸收缩实现脱模块(22)复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二次分型和双环型精定位的IMD内开饰板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模(2)上开设有注塑孔(23),所述注塑孔(23)连通所述后模(2)和前模(1)合模后的型腔。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二次分型和双环型精定位的IMD内开饰板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塑件(4)为圆弧形带折边结构,所述注塑件(4)由塑胶层(41)和油墨层组成。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二次分型和双环型精定位的IMD内开饰板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塑胶层(41)为一体注塑成型,所述油墨层包括钢琴黑油墨层(43)和哑光银油墨层(44)。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二次分型和双环型精定位的IMD内开饰板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的正向脱模深度小于3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市常春汽车内饰件有限公司,未经芜湖市常春汽车内饰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574927.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空调器及可读存储介质
- 下一篇:球状银粉的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