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场地形地貌的数字化构建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310573673.5 | 申请日: | 2023-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63060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15 |
发明(设计)人: | 宋杰;郭军伟;乔斌;赵永刚;徐君诏;孙明向;张宇;江启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能新疆青河风力发电有限公司;西安鑫风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6F30/28;G06F113/08;G06F11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睿博行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7 | 代理人: | 刘聪超 |
地址: | 836204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地***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场 地形 地貌 数字化 构建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场地形地貌的数字化构建系统,涉及数字化构建技术领域,包括:获取电场的电子地形图的风力影响集合,基于电子地形图的全部地貌特征,得到风力影响对照表;基于电子地形图相对应的风流情况以及电场的发电周期图,得到风力流向路线;基于风力流向路线以及风力器械的最佳间隔距离,得到风力器械分布图;基于每个风力器械的风力流向路线以及风力影响对照表,得到预设风力流向图;构建数字化的电场地形地貌图。用以通过分析电场的电子地形图的风力影响集合、每个风力器械的风力流向路线以及风力影响对照表,得到预设风力流向图,构建数字化的电场地形地貌图,精准地掌握电场的地形地貌,提高风能的利用率以及风电发电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字化构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场地形地貌的数字化构建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力得到大大提高,人们对能源的依赖也越来越大,风电作为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越来越受到各方关注。我国地理环境优越,风能资源丰富,但风能资源并不是简单可以利用的。风能虽然清洁、可再生,优点很多,但随着不同季节,气候、天气的变化,风向和风力也会发生变化,这就影响到风能发电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如果这种变化很大,还会影响风力发电机组的布局设计,增加建设安装的难度,所以,对风电场安装的地形地貌进行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场地形地貌的数字化构建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场地形地貌的数字化构建系统,用以通过获取电场的电子地形图的风力影响集合,按照电子地形图的全部地貌特征,得到风力影响对照表,基于电子地形图相对应的风流情况以及电场的发电周期图,得到风力流向路线与风力器械的最佳间隔距离进行分析,得到风力器械分布图,分析每个风力器械的风力流向路线以及风力影响对照表,得到预设风力流向图,构建数字化的电场地形地貌图,精准地掌握电场的地形地貌,为后续布局设计以及安全提供便利,间接提高风能的利用率以及风力发电的效率。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场地形地貌的数字化构建系统,包括:
风力影响获取模块:获取电场的电子地形图的风力影响集合,基于电子地形图的全部地貌特征,得到风力影响对照表;
风流特征获取模块:基于电子地形图相对应的风流情况以及电场的发电周期图,得到风力流向路线;
风力器械分布模块:基于所述风力流向路线以及风力器械的最佳间隔距离,得到风力器械分布图;
实时风力获取模块:基于所述风力器械分布图中每个风力器械的风力流向路线以及风力影响对照表,得到预设风力流向图;
数字化构建模块:基于所述预设风力流向图,构建数字化的电场地形地貌图。
优选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场地形地貌的数字化构建系统,风力影响获取模块,包括:
气候影响获取单元:获取电场的电子地形图,得到相对应的气候影响因素;
风力影响获取单元:基于所述气候影响因素相对应的影响后果,得到风力影响因素以及相对应的第一影响系数,构建风力影响集合。
优选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场地形地貌的数字化构建系统,风力影响获取模块,还包括:
地貌特征获取单元:基于电场的电子地形图以及地貌特征类型,得到相对应的全部地貌特征;
第二影响系数获取单元:基于每个地貌特征,得到地貌对风力强弱影响程度的第二影响系数;
第三影响系数获取单元:将每个地貌特征的第二影响系数、风力影响集合中的每个风力影响因素以及相对应的第一影响系数,输入至影响系数整合模型,得到相对应的每个地貌特征在每个风力影响因素下的第三影响系数;
对照表构建单元:基于每个地貌特征以及在每个风力影响因素下的第三影响系数,构建风力影响对照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能新疆青河风力发电有限公司;西安鑫风动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华能新疆青河风力发电有限公司;西安鑫风动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57367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隙基准电路正常工作检测的标识电路
- 下一篇:储能装置及其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