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合成石墨的制备工艺在审
| 申请号: | 202310571047.2 | 申请日: | 2023-05-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588925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5 |
| 发明(设计)人: | 赵世梁;魏延召;耿胜利;曹伟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博翔汇良新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1B32/205 | 分类号: | C01B32/205 |
| 代理公司: | 郑州智多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1170 | 代理人: | 赵飞 |
| 地址: | 043600 山西省运***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合成 石墨 制备 工艺 | ||
1.一种合成石墨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选取优质煅后针状焦作为原料; S2:将针状焦原料进行破碎、筛分并按比例配料; S3:制备糊料; S4:将糊料冷却后压制成型; S5:采用沥青浸渍并重复焙烧; S6:二次焙烧,使碳原子结构重新排列形成特定结晶转化为石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成石墨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针状焦为煤炼针状焦,其中煤炼针状焦由预处理、延迟焦化和高温煅烧三个工艺制备而成;所述预处理阶段将煤沥青经溶剂脱除QI后得到精制沥青,精制沥青经过延迟焦化得到生焦,所述生焦经过高温煅烧后得到煤炼针状焦;所述延迟焦化时精制沥青以升温速率5℃/min升至500℃,恒温5h后冷却至室温得到生焦;所述生焦在高温煅烧炉中在氮气的保护下,以升温速率6℃/min升至800℃,恒温3h后以3℃/min升至1200℃,然后恒温50min后冷却得到针状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成石墨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针状焦在破碎之前先加成膜剂,通过破碎机将针状焦进行破碎,接着通过筛分机将针状焦筛分,筛分出粒度为1-5mm的针状焦粉末;粒度为5-10mm的针状焦粉末再次破碎,大于10mm的针状焦粉末弃用;其中成膜剂在加入之前先通过水稀释,保证成膜剂浓度为0.6-0.8mol/L。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合成石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筛分后的针状焦内添加粘结剂、石墨烯、氧化钙,其中粘结剂5-10份,石墨烯2-8份,氧化钙10-15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成石墨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将步骤S2中原料在300℃温度下混合,捏合30min,制成具有塑性的糊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合成石墨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将捏合后的糊料冷却至常温,然后在160℃的环境下通过挤压机按产品要求规格压制成型得到生坯石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成石墨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中,在焙烧炉内将生坯石墨焙烧至1200℃,然后将其浸渍沥青,浸渍沥青后重复焙烧,其中生坯浸渍沥青的步骤为: S51:生坯放入容器内抽至真空; S52:向容器内注入浸渍沥青后加压至3mpa,保压2h,其中浸渍沥青内含有10%的油酸; S53:排出浸渍液,并对生坯进行烘干。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成石墨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6中,二次焙烧石墨化中炉内温度为2600-2800℃,使碳原子结构重新排列特定结晶形式,碳转化为石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博翔汇良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山西博翔汇良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57104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