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扁线定子自动插线工艺在审
| 申请号: | 202310557049.6 | 申请日: | 2023-05-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5267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1 |
| 发明(设计)人: | 叶新;周亮亮;徐建海;徐雷;唐尚 | 申请(专利权)人: | 跃科智能制造(无锡)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K15/085 | 分类号: | H02K15/085;H02K15/04;B65H54/40;B65H51/32 |
| 代理公司: | 郑州裕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1142 | 代理人: | 王瑞 |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锡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定子 自动 工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扁线定子自动插线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根据不同的定子绕组结构的层数和槽数,将铜线依次排布到多个排线工装上,S2:将排布好铜线的多个排线工装依次送至卷线机构,S3:卷线机构将排线工装上排布的铜线依次卷至卷绕组件上,继而形成预设绕组结构,S4:将预设绕组结构转移插入至定子内部;本发明具有加快插线速度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扁线定子自动插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扁线定子自动插线工艺。
背景技术
Hairpin永磁同步电机在国内驱动电机市场上正在逐步大规模应用,相比于传统绕线式电机,由于Hairpin铜线扁平的特点,在相同功率下,使电机体积更小,功率更高,是下一代新能源驱动电机的发展方向,但是由于制造工艺复杂,产品设计难度大,所以目前在中国市场还没有成熟的量产线。
在电机生产过程中,需要将不同的铜线插入定子中,以形成定子绕组,但是在铜线插入时,大都采用插线设备逐个插入定子的线槽内,不能根据需要先通过排线工装对铜线进行排布,通过卷绕机构进行卷绕后,一次性插入,从而使得铜线的插线速度较慢,影响电机的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具有加快插线速度的扁线定子自动插线工艺。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扁线定子自动插线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根据不同的定子绕组结构的层数和槽数,将铜线依次排布到多个排线工装上;
S2:将排布好铜线的多个排线工装依次送至卷线机构;
S3:卷线机构将排线工装上排布的铜线依次卷至卷绕组件上,继而形成预设绕组结构;
S4:将预设绕组结构转移插入至定子内部。
进一步,其中当定子绕组为6层48槽时,铜线的排布方式为:
S1:将3个A铜线和3个B铜线从右向左依次交替排布在一次卷绕的排线工装上,A铜线的两个直线段间隔为6个铁芯槽,其中B铜线的两个直线段之间的间隔为4个铁芯槽;
S2:将36个C铜线从左向右的排布顺序依次交叠排布在一次卷绕的排线工装上,一次卷绕的排线工装排线完成;
S3:将12个D铜线从右向左的排布顺序依次交叠排布在二次卷绕的排线工装上,D铜线排布完成后将36个E铜线按照从左向右的排布顺序依次交叠排布在二次卷绕的排线工装上,二次卷绕的排线工装排线完成;
S4:按照D铜线和E铜线的排布方式,将F铜线和G铜线排布在三次卷绕的排线工装上,其中所述G铜线的数量与C铜线数量相同;
S5:将12个H铜线逐个排布在三次卷绕的排线工装上,三次卷绕的排线工装排线完成。
进一步,其中A铜线、B铜线、C铜线、D铜线、E铜线、F铜线和G铜线均为U型发卡铜线,所述H铜线为I型铜线。
进一步,当定子绕组为6层48槽,卷线机构一次卷绕时,所述A铜线自定子的第1层1槽开始被卷绕并截止于第1层12槽,所述B铜线自第1层2槽开始被卷绕并截止于第1层11槽,且A铜线和B铜线不存在交叠。
进一步,所述C铜线自定子的第1层13槽开始被卷绕,其中位于19槽-48槽的C铜线重叠,且重叠的C铜线分别位于定子的第1层和第2层,位于1槽-6槽的C铜线设置于定子的第2层。
进一步,卷绕机构二次卷绕时D铜线自定子的第3层1槽开始被卷绕,其中位于7槽-12槽的D铜线重叠,且重叠部分位于定子的2层和3层,位于13槽-18槽的D铜线设置于定子的2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跃科智能制造(无锡)有限公司,未经跃科智能制造(无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55704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