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模量低翘曲铜箔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550161.7 | 申请日: | 2023-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665720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9 |
发明(设计)人: | 李红琴;杨红光;金荣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九江德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D1/04 | 分类号: | C25D1/04;B24B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律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1290 | 代理人: | 傅正茂 |
地址: | 332000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模量低翘曲 铜箔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铜箔制取领域,公开了一种高模量低翘曲铜箔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S1、制备电镀液;S2、对铜箔原料使用磨辊工艺进行打磨;S3、电解制备生箔,所述电解制备生箔包括:在预设电解液温度和预设电流强度条件下,进行电解制备生箔,所述预设电解液温度为45‑70℃,所述电流大小为25000‑360000A;S4、对生箔表面进行处理;S5、将生箔收卷、分切为成品箔,能够在提高铜箔模量的同时降低铜箔的翘曲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解铜箔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模量低翘曲铜箔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电解铜箔是电子工业领域中广泛应用的重要材料,是锂电池的负极集流体和电子电路板的主要材料,其性能决定了电池和PCB板的效率、稳定性、可靠性以及寿命。铜箔无论是作为负极材料的载体还是作为PCB板的导体,具有更高的模量和良好的延伸率才能满足市场对铜箔苛刻的要求。对于锂电池的负极集流体而言模量高的铜箔,刚性大,不易弯曲或断裂;对于电子电路铜箔而言,模量越高,剥离强度越高,因此高模量、高强度、高延伸同时还具有低翘曲性铜箔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一般地,通过晶粒细化或生产加工强化来增大电解铜箔的模量,通过滑移系以及晶粒尺寸来控制延伸率的大小。但晶粒的细化会在晶界中引入大量的杂质,引起大量的位错,导致微观应力无法释放而引起宏观翘曲。翘曲造成锂电池的集流体在涂覆过程中涂覆不均或断带;在PCB压板后受热过程中产生分层而引起可靠性失效,均导致铜箔在下游过程中无法正常加工。
基于此,几十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报道采用脉冲电流法、大电流密度法或气体冷凝法制备出纳米孪晶,纳米孪晶的引入使铜箔材料的强度和塑性同时提升。根据参考文献《Ultrahigh Strength and High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in Copper》P422-426可知:脉冲电沉积法制备出的15nm左右的高密度纳米孪晶铜箔,其抗拉强度达到1068MPa,延伸率达13.5%,远远大于直流电源制备的铜箔。另外,参考文献《The EffectsofBathTemperature onthe FormationofNano twin in Electrodeposited Cu》P11303-11307也指出:不同脉冲电流密度能控制110孪晶铜晶粒择优生长,其抗拉强度达到745MPa。这些研究成果的发表,为我们实现制备超高强度、高延伸、高导电性铜箔开辟了新的途径。
遗憾的是,由于脉冲电流在实际应用中控制精度小,工艺过程稳定性差,生产效率低而难以在工业上得到全面的应用,因此目前的电解铜箔仍采用直流电源。
所以急需一种高模量低翘曲铜箔的制备方法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缺乏一种制备超高强度、高延伸、高导电性铜箔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模量低翘曲铜箔的制备方法,包括:S1、制备电镀液,对铜箔原料进行电镀处理,所述电解液包括铜离子、硫酸、氯离子和混合添加剂,所述混合添加剂包括A剂和B剂;
S2、对铜箔原料使用磨辊工艺进行打磨,所述对铜箔原料使用磨辊工艺进行打磨包括:进行第一阶段离线抛磨,第一阶段离线抛磨完成后进行第二阶段离线抛磨,第二阶段离线抛磨完成后进行第三阶段离线抛磨;第三阶段离线抛磨完成后进行第四阶段离线抛磨,第四阶段离线抛磨完成后进行第一阶段在线抛磨,第一阶段在线抛磨完成后进行第二阶段在线抛磨;
S3、电解制备生箔,所述电解制备生箔包括:在预设电解液温度和预设电流强度条件下,进行电解制备生箔,所述预设电解液温度为45-70℃,所述电流大小为25000-360000A;
S4、对生箔表面进行处理;
S5、将生箔收卷、分切为成品箔。
可选的,所述A剂为瓜尔胶、谷氨酸、甘氨酸其中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所述A剂含量为10-50pp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九江德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九江德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55016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