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加力燃烧室隔热屏与机匣之间的低约束高阻尼连接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310544398.4 | 申请日: | 2023-05-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9187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1 |
| 发明(设计)人: | 马艳红;王东;劳林建;李超;陈雪骑;王永锋;洪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F02C3/14 | 分类号: | F02C3/14;F02C7/20;F02C7/24 |
| 代理公司: | 沈阳友和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54 | 代理人: | 杨群;郭悦 |
| 地址: | 10000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加力燃烧室 隔热 之间 约束 阻尼 连接 结构 | ||
1.加力燃烧室隔热屏与机匣之间的低约束高阻尼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套筒(3)、侧环(4)、下柔性块(5)、上柔性块(6)、顶盖(7)和中心轴(8),套筒(3)上部开放,下部封闭,下部底壁与隔热屏(1)固定连接,上部开口距离机匣(2)有一定距离,侧环(4)外壁与套筒(3)内壁上端固定连接,侧环(4)内壁为球形,且侧环(4)内壁上设有环形凸台(41),中心轴(8)下端设有倒置伞盖型的底罩,顶盖(7)为伞盖结构,下柔性块(5)和上柔性块(6)为相对设置的半球型结构,且下柔性块(5)和上柔性块(6)的中央均设通孔,下柔性块(5)设置在环形凸台(41)下方与底罩之间,上柔性块(6)设置在环形凸台(41)上方与顶盖(7)之间,中心轴(8)穿过下柔性块(5)、上柔性块(6)和顶盖(7)后,与机匣(2)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力燃烧室隔热屏与机匣之间的低约束高阻尼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环(4)顶端与所述顶盖(7)底端之间留有间隙,侧环(4)底端与所述中心轴(8)的底罩顶端之间留有间隙, 中心轴(8)底端与所述套筒(3)底壁之间留有间隙,所述环形凸台(41)靠近中心轴(8)的一侧与中心轴(8)外侧留有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力燃烧室隔热屏与机匣之间的低约束高阻尼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满足如下条件:
;;;,
其中,为所述隔热屏(1)自身重量造成的所述上柔性块(6)的径向变形量,为隔热屏(1)径向最大热变形量,为隔热屏(1)的径向最大振动量,为隔热屏(1)自身重量造成的所述下柔性块(5)的径向变形量,为隔热屏(1)轴向或周向最大热变形量,为隔热屏(1)轴向或周向最大振动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力燃烧室隔热屏与机匣之间的低约束高阻尼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柔性块(5)、所述上柔性块(6)为金属橡胶材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力燃烧室隔热屏与机匣之间的低约束高阻尼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3)底壁通过铆钉(12)与所述隔热屏(1)固定连接;所述侧环(4)外壁与套筒(3)内壁上端通过第一螺钉(10)和第二螺钉(11)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力燃烧室隔热屏与机匣之间的低约束高阻尼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轴(8)内部设有螺纹通孔,设有第三螺钉(9)穿过所述机匣(2)后连接在中心轴(8)的螺纹通孔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力燃烧室隔热屏与机匣之间的低约束高阻尼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环(4)与所述环形凸台(41)为一体结构,所述中心轴(8)与所述底罩为一体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544398.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漆包超导线材表面漆膜缺陷修复方法
- 下一篇:一种阻垢分散剂及其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