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近地面CO分布的估算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在审
| 申请号: | 202310538948.1 | 申请日: | 2023-05-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6446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5 |
| 发明(设计)人: | 宋世鹏;张莹;陶金花;范萌;余超;陈良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G06F30/27 | 分类号: | G06F30/27;G06F18/241;G06N3/09;G06N20/20;G06Q50/2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昊天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5 | 代理人: | 南霆 |
| 地址: | 100101 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甲***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面 co 分布 估算 方法 装置 介质 电子设备 | ||
1.一种近地面CO分布的估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地基站点的实测CO浓度数据,以及获取关联数据;其中,所述关联数据包括:气象数据、地表数据和卫星探测的CO柱浓度数据;
基于所述实测CO浓度数据的测量地点对所述关联数进行空间匹配,以及,对所述实测CO浓度数据的测量时间和对所述关联数据的测量时间进行时间匹配;
将匹配后的实测CO浓度数据作为标签,将匹配后的关联数据作为特征,构建数据集;
利用相关性系数确定匹配后的关联数据中的相关性特征,并基于所述相关性特征构建精简数据集;
采用所述精简数据集对预设数量的个体学习器进行有监督训练,得到预设数量的分类模型;
根据预设评价指标确定最适宜分类模型;
基于所述最适宜分类模型和实测的关联数据,对近地面CO分布结果进行估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实测CO浓度数据的测量地点对所述关联数进行空间匹配,包括:
根据所述地基站点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气象数据和所述地表数据进行取值的位置;
以及,
对所述卫星探测的CO柱浓度数据进行反演,基于所述卫星探测的CO柱浓度数据得到规则网格化的CO柱浓度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实测CO浓度数据的测量时间和对所述关联数据的测量时间进行时间匹配,包括:
将时间分辨率为1小时的所述实测CO浓度数据按照单日为周期,求取单日CO浓度数据平均值;
将所述关联数据中的气象数据和地表数据按照单日为周期,求取气象数据的单日平均值和地表数据的单日平均值;
获取以单日为周期采集的卫星探测的CO柱浓度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获取地基站点的实测CO浓度数据,以及获取关联数据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所述实测CO浓度数据进行无效值滤除处理;
将所述关联数据由原有数据格式转换为目标数据格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相关性系数确定匹配后的关联数据中的相关性特征,并基于所述相关性特征构建精简数据集,包括:
对于匹配后的关联数据采用采用皮尔森相关系数,计算各特征之间的第一相关性,和,特征与所述实测CO浓度数据之间的第二相关性;
根据所述第一相关性和所述第二相关性对所构建的数据集进行特征筛选处理,得到精简数据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预设评价指标确定最适宜分类模型,包括:
对于预设数量的分类模型,根据根据回归问题评价指标以及各个分类模型所估算的近地面CO分布结果确定最适宜分类模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气象数据包括:地表2米温度数据、地表10米风U分量数据、地表10米风V分量数据、相对湿度数据、蒸发量数据、总降雨量数据、边界层高度数据、云底高数据以及云覆盖总量数据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地表数据包括:气溶胶光学厚度数据、地表反射率数据以及归一化植被指数中的至少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53894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建筑通风系统
- 下一篇:一种具有钙钛矿结构的热障涂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