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凝集素类受体蛋白TaLecRLK2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2310538546.1 | 申请日: | 2023-05-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867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5 |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锋;王晓杰;姜超;汤春蕾;康振生;王宁;甘鹏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深圳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C12N9/12 | 分类号: | C12N9/12;C12N15/54;C12N15/82;A01H5/00;A01H6/46 |
| 代理公司: | 西安鼎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63 | 代理人: | 刘喜保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粤***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凝集素 受体 蛋白 talecrlk2 及其 编码 基因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凝集素类受体蛋白TaLecRLK2的编码基因与应用。本发明所提供的凝集素类受体蛋白TaLecRLK2的编码基因如SEQ ID NO:2所示。本发明将SEQ ID NO:2所示的编码基因导入至六倍体小麦,得到转基因小麦;所述转基因小麦对条锈菌小种CYR31引起的条锈病表现出显著抗性。可以利用该凝集素类受体蛋白TaLecRLK2的编码基因制备具有抗条锈病性能的小麦品系,为抗条锈病小麦品种的培育提供了优良的试验材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凝集素类受体蛋白TaLecRLK2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
背景技术
小麦作为全球种植面积最广、产量最高的禾谷类作物之一。小麦条锈病是由条形柄锈菌小麦专化型(Puccinia striiformis f.sp tritici,Pst)引起并几乎在世界每个主要麦区都有发生的真菌病害之一,严重危害小麦的产量。条锈菌毒性的频繁变异导致小麦条锈病频繁爆发,并导致现有品种抗性被克服,因此合理利用抗病基因创制抗病材料是防治小麦条锈病最经济、最有效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凝集素类受体激酶(LecRLKs)是指胞外的凝集素区域在与病原菌产生的寡聚糖相结合后激活胞内的激酶域,进而诱导并激活细胞防御机制的一类RLKs,其依据胞外凝集素区域的结构差异可将LecRLKs分为G型、L型以及C型三类。随着不断的深入研究发现LecRLKs家族成员不但可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在植物的抗病性和抗逆性方面也具备重要功能并且可参与到植物激素信号途径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麦凝集素类受体激酶TaLecRLK2的编码基因,有助于改良小麦抗病性和防控条锈菌引起的小麦条锈病。
本发明提供一种制备对条锈病抗性提高的转基因植物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SEQ ID NO:2所示的编码基因导入出发植物中,得到转基因植物;与所述出发植物相比,所述转基因植物对条锈病表现出显著抗性;
所述编码基因是通过重组表达载体导入的,所述重组表达载体是将所述编码基因插入表达载体pANIC6E中得到的;
所述植物为单子叶植物普通六倍体小麦;
所述条锈病是条锈菌小种CYR31引起的条锈病。
本发明还请求保护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的编码基因在提高植物对条锈病抗性中的应用;所述植物为单子叶植物普通六倍体小麦;所述条锈病是条锈菌小种CYR31引起的条锈病。
本发明还请求保护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的编码基因在培育抗条锈病的小麦品种中的应用;所述植物为单子叶植物普通六倍体小麦;所述条锈病是条锈菌流行小种CYR31引起的条锈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下述的有益效果或优点:
本发明利用反向遗传学方法分析TaLecRLK2蛋白激酶基因,TaLecRLK2基因受到条锈菌非亲和小种诱导,采用病毒介导的基因沉默技术沉默TaLecRLK2基因,确定TaLecRLK2基因在小麦抗条锈病中起正调作用。将TaLecRLK2基因克隆入表达载体,利用农杆菌介导的转基因技术转化小麦幼胚,获得的转基因小麦植株对小麦条锈菌表现出显著抗性。本发明证明可以利用TaLecRLK2基因改良小麦及其他作物的抗病性状,从而培育出抗小麦条锈病的抗病材料。
附图说明
为了说明而非限制的目的,现在将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特别是参考附图来描述本发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转录因子TaLecRLK2基因的表达谱分析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深圳研究院,未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深圳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53854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云计算的保密通信交互系统
- 下一篇:一种芯片温度异常在线检测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