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网络药理学分析藏药治疗高原疾病作用机制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529267.9 | 申请日: | 2023-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666576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9 |
发明(设计)人: | 张述伟;杨志炜;李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16B15/30 | 分类号: | G16B15/30;G16B40/00;G16B50/00;G16H70/40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高盼;李馨 |
地址: | 11602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网络 药理学 分析 藏药 治疗 高原 疾病 作用 机制 方法 | ||
1.一种基于网络药理学分析藏药治疗高原疾病作用机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通过文献检索获取有关治疗高原疾病的藏族药物;
(2)活性成分的获取和潜在靶点筛选:将收集藏族药物的化学成分的SMILES文件进行OB、DL计算并筛选活性成分,通过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中进行靶点预测,选择“Homo sapiens”,设置“Probability1”获得潜在靶点;
(3)构建民族药物-成分-靶点网络图,对活性成分排序,得到潜在核心活性成分;
(4)高原疾病候选靶点识别:通过疾病数据库搜索高原疾病相关基因,以“Acutemountain sickness”、“Chronic mountain sickness”、“High altitude pulmonaryedema”、“High altitude cerebraledema”、“High altitude polycythemia”、“Plateauhypoxia”、“High altitude hypoxia”为关键词进行检索,获得高原疾病靶点基因;
(5)构建靶点蛋白相互作用的PPI网络,筛选核心靶点:采用STRING数据库分析步骤(2)和步骤(4)的交集靶点,得到蛋白互作网络关系图,运用Cytoscape软件分析网络节点的特征参数,确定核心靶点筛选条件,得到核心靶点;
(6)GO富集分析和KEGG富集分析:利用R语言中clusterProfilerGO.R对潜在核心活性成分与高原缺氧疾病中的核心靶点进行GO分析;应用clusterProfilerKEGG.R进行KEGG通路富集分析,并进行可视化分析;
(7)关键靶点分子对接结果验证:利用PDB数据库获得步骤(5)中的关键靶点蛋白的三维结构,将步骤(3)得到的核心活性成分的mol2格式与关键靶点蛋白在Autodock中进行分子对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的具体过程为:通过对《中华本草》藏药卷书籍的查阅,以(SU='高原疾病'OR SU='高原缺氧')AND(FT='中药'OR FT='藏药')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PubMed中检索,收集抗缺氧药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的筛选条件分别为OB≥30%、DL≥0.1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的具体过程为:获取得到的民族药物、活性成分和潜在靶点通过Cytoscape_3.8.0将三者之间以网络图的形式并通过网络分析来获得潜在核心活性成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的疾病数据库为GeneCards、DisGeNet、CTD,并设置筛选条件分别为“Relevance score10”、“InferenceScore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的分析网络节点的特征参数为BetweennessCentrality、ClosenessCentrality、Degree值的中位数卡点,得到一组关联较为密切的基因组,然后通过MCODE插件获得最终的核心靶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7)中选取AKT1、TNF、VEGFA、IL6、EGFR、NOS2、CASP3、HIF1A、CDK2、PTGS2作为受体。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7)中选取Crithmumdiol、Quercetin、Kaempferol、Flindersiachromone、Arachidonic Acid、Cerevisterol、Gancaonin S、Schisandrol B、Gomisin H和6-Hydroxy-2-[2-(4-methoxyphenyl)ethyl]chromen-4-one作为配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529267.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