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视化口咽部电火针在审
申请号: | 202310524538.1 | 申请日: | 2023-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64738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5 |
发明(设计)人: | 张英;李世华;金雪松;张靖;江莎 | 申请(专利权)人: | 玉溪市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H39/06 | 分类号: | A61H39/06;A61H39/08;A61B18/08;A61B1/24;A61B1/07;A61B1/04 |
代理公司: | 玉溪锐正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3221 | 代理人: | 李继琼 |
地址: | 653100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视化 口咽部电火针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视化口咽部电火针,包括壳体(1),火针(2)和电加热套筒(3),所述电加热套筒(3)为上下贯穿的筒体,电加热套筒(3)的前端开口能够令火针(2)伸出或回缩,将四个电加热套筒(3)设置于壳体(1)前端的环形阵列上,壳体(1)内上部设有推动火针(2)从电加热套筒(3)前端伸出的推动装置,壳体(1)内中部还设置有光纤镜。本发明可同时容纳4枚火针对口腔内上下左右不同部位进行治疗,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光纤镜能够观察患处所在位置,然后选择导出相应位置的火针进行治疗,电加热套筒隔热材料,可避免加热火针时损坏外筒体,在使用完毕或需要切换其他火针使,通过复位组件即可使火针退回,使用较为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咽部电火针。
背景技术
火针,是用火烧红的针尖迅速刺入穴内,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火针疗法在我国有数千年历史,最早记载的典籍为《黄帝内经》。火针具有温经散寒,通经活络作用,因此在临床可用于对虚寒痈肿等症的治疗。火针的操作关键是“ 红、准、快”,在这几个关键字中“准”是关键的关键,疗效的好坏也是由这个“准”字而起关键作用,一要位置准,二要深浅准,需要在针烧的通红的刹那间把针准确的刺到穴位或病灶点上并且深浅度要准确。
咽部疾病包含咽痛、咽干、红肿、充血、糜烂、咽异物感症等一系列疾病。咽部神经非常丰富,咽后壁有咽丛,含有迷走神经、舌咽神经、副神经、颈交感神经分支及三叉神经分支。西医在治疗此症方面颇感棘手,主要由于本病的发病机理不明确,大都采用抗菌药物治疗,但药物有一定的副作用。现代医学越来越提倡无创、无损的疾病诊断与治疗,可以大大减轻病人的痛苦,提高诊断效率。
通过火针的灼烧将水肿处进行烧灼,使其迅速缩水,肿胀迅速缩小,达到治疗扁桃体发炎肿大的目的。但是传统的火针法在应用时存在以下缺陷:1、温度不好控制,医生只能凭借经验来判断火针的温度,实际治疗时火针的温度一般需要控制在200至300摄氏度左右,导致火针在加热时温度容易出现偏差,影响疗效;2、火针没有保护装置,在火针探入到病灶过程中,容易伤及患者口腔其他部位;3、患者会看到火烧针等操作过程,容易造成部分患者紧张,导致不配合治疗的情况;4、火针没有可视能力,在进行咽部治疗时,患者必须张大嘴巴,但对于有口角炎、腮腺炎、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等张大嘴巴就疼的患者,治疗起来更不方便。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保持稳定温度,治疗过程可视且不会伤及患者口腔其他部位的可视化口咽部电火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视化口咽部电火针,包括筒状的壳体1,火针2和电加热套筒3。所述电加热套筒3为上下贯穿的筒体,电加热套筒3的前端开口能够令火针2伸出或回缩,将四个电加热套筒3设置于壳体1前端的环形阵列上。电加热套筒3为内下部设电加热丝的陶瓷加热套筒,电加热套筒3内壁中上部设置温度传感器,电加热丝与导线4连接,导线4另一端经由壳体1后盖板5后连接外接电源,导线4上设置有温度调节装置。
为了便于清洗和消毒,壳体1的前端与电加热套筒3为可拆卸连接,壳体1中下部通过螺纹与上部连接,壳体1的底端环形阵列上对应的每个电加热套筒3的位置上设有2—4个限位槽,电加热套筒3下端设置有相应的限位卡,限位卡设置在限位槽内。
所述火针2包括针体7和针柄8,四枚火针2的针体7前端分别设于电加热套筒3内,且电加热套筒3顶部设有限位环6,限位环6内开设有与火针针体7相对的导向孔,所述壳体1内上部设有推动火针2从电加热套筒3前端伸出的推动装置,所述推动装置包括套筒9,滑板10和压力弹簧11,所述套筒9固定设置在后盖板5的中间位置,且在套筒9周测设有对应的四条条形槽12,所述壳体1周测设有对应的四条条形孔13,且条形孔13上设有挡块16,滑板10位于条形槽12和条形孔13之间,且滑板10下部固定设置有火针针柄夹持器14,火针2的针柄8安装在夹持器14 内,前端穿过限位环6后进入到电加热套筒3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玉溪市人民医院,未经玉溪市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52453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紧急制动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
- 下一篇:一种开环聚合制备聚碳酸酯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