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强度CTC架构的新能源汽车集成电池包箱体在审
申请号: | 202310522063.2 | 申请日: | 2023-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63947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07 |
发明(设计)人: | 何超;朱威;陈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天钧精密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1/04 | 分类号: | B60K1/04;B62D25/20;B60K11/02 |
代理公司: | 无锡松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16 | 代理人: | 朱亮淞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强度 ctc 架构 新能源 汽车 集成 电池 箱体 | ||
1.一种高强度CTC架构的新能源汽车集成电池包箱体,其特征在于:包括纵梁(1)、横梁(2)、液冷板(3)和底板(4),所述纵梁与横梁围合构成了框体结构,所述框体结构的底部设置有底板(4),所述框体结构的顶部设置有液冷板(3),且所述液冷板(3)构成车身地板,所述框体结构、底板和液冷板共同构成了容纳电池包的电池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CTC架构的新能源汽车集成电池包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板(3)的底面为电池包安装面,且电池包通过连接结构垂挂式的设置在电池包安装面的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强度CTC架构的新能源汽车集成电池包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为粘胶层,所述电池包通过粘胶层设置在液冷板(3)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强度CTC架构的新能源汽车集成电池包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包括撑板(11)和浮动组件(12),若干组所述撑板(11)沿纵梁长度方向依次排列设置,各个电池分别设置在撑板(11)的底部,所述撑板(11)间隙设置在液冷板(3)的下方,所述撑板(11)的两端分别通过浮动组件(12)架设在两组纵梁(1)上,所述撑板(11)通过浮动组件(12)在竖向上相对于纵梁上下浮动;所述电池通过撑板和浮动组件悬空式的设置在电池腔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强度CTC架构的新能源汽车集成电池包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动组件(12)包括上浮子(13)和下浮子(14),所述上浮子(13)、下浮子(14)分别对称设置在撑板(11)的上、下两侧,且所述撑板(11)通过上浮子和下浮子连接于纵梁上;所述上浮子、下浮子通过纵梁与撑板的相对位移而压缩或拉伸形变。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高强度CTC架构的新能源汽车集成电池包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浮子、下浮子的结构相同,且为椭圆形截面的环状结构,所述上浮子、下浮子限制撑板在排列方向上的位置窜动,且同时扭动式的补偿所述撑板在架设方向上的位置窜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CTC架构的新能源汽车集成电池包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梁(1)上沿长度方向贯通开设有风冷通道(2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CTC架构的新能源汽车集成电池包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板(3)为封闭壳体结构,所述液冷板(3)的内部包含有液冷腔,所述液冷腔内包含有若干流道板(31)并形成液冷流道,所述流道板内撑液冷板的上、下板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高强度CTC架构的新能源汽车集成电池包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流道的进、出液口位于电池腔的外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天钧精密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天钧精密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52206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视力检测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利用赤泥制备磷酸盐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