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产乙醛脱氢酶的干酪乳杆菌、解酒益生菌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520117.1 | 申请日: | 2023-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66225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2 |
发明(设计)人: | 马凯;张常亮;季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新申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12P13/00;A61K35/747;A61P1/16;A61P39/00;A23L33/135;C12R1/245 |
代理公司: | 无锡智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92 | 代理人: | 王普慧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澄江中路173号(***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乙醛 脱氢酶 干酪 杆菌 解酒 益生菌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产乙醛脱氢酶的干酪乳杆菌、解酒益生菌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益生菌技术领域。所述干酪乳杆菌FPHC0700分类命名为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保藏编号为CGMCCNO.26762,保藏日期为2023年3月6日,保藏单位为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邮编:100101。该产乙醛脱氢酶的干酪乳杆菌具有高耐胃酸、耐胆碱存活率,具有发酵高产乙醛脱氢酶的能力,该菌株易培养、繁殖速度快,在菌种混合培养时属于优势菌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益生菌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产乙醛脱氢酶的干酪乳杆菌、解酒益生菌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酒是具有刺激性的饮品,许多资料表明,酒精对肝脏、肾脏、胃肠道、神经系统、循环系统都有一定毒性,导致胃肠道功能紊乱,诱发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大量饮酒可引起恶心、呕吐、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精细运动能力受损和情绪不稳定,严重时甚至可因呼吸肌麻痹而导致死亡。长期过量饮酒可引起精神障碍、胃溃疡以及肝功能受损,严重者可发生脂肪肝、酒精性肝炎、肝硬化等疾病,有资料表明食道癌、肝癌发病率的升高似乎也与饮酒有关。
在美国,摄取过量酒精引起的肝脏疾患已成为男性的第四大主要死亡原因。在我国,肝病发生率是美国人的36倍。每年约有11万人死于酒精中毒,占总死亡率的41.3%;致残270万人,占总致残率的3%。因此,酒精的毒性作用日益危害人们的健康。
人体对乙醇的消除反应主要是通过代谢途径来实现的。另外,有少量的乙醇通过呼吸(0.7%)、汗液(0.1%)及尿液(0.3%)分泌所排出。乙醇的消除反应主要通过在肝脏的氧化,且主要受乙醇脱氢酶(ADH)及乙醛脱氢酶(ALDH)催化特性的调控。其过程为:酒(乙醇)-通过口腔食管进入胃肠直接吸收(80%被胃吸收、18%被小肠吸收、2%随呼吸、汗腺排出)-进入血液-乙醇脱氢酶将乙醇脱掉一个氢分子后变成了乙醛(乙醛的毒性是乙醇的200倍)-乙醛脱氢酶再将乙醛脱掉一个氢分子后变成乙酸-身体里的其他氧化酶将乙酸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热量排出体外。
由胃肠道吸收的乙醇,经血循环进入肝脏,由肝细胞分泌的乙酰水解酶(ADH)把酒精变成乙醛,再进入血液。乙醛是一种毒性极强的物质,过量饮酒(醉酒),使乙酰水解酶不足,就会醉酒。所出现的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就是乙醛中毒的结果。
进入血液的乙醛需要再次进入肝脏,经过醛基水解酶的分解,把乙醛变成醋酸,醋酸再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完成酒精的全部分解过程大约需要1-3小时。肝脏分解酒精的功能是每小时7克,超过了这个量,解酒过程就要延长。
当乙酰水解酶不足时,就会动用肝里面的细胞色素P450酶(CYP450),帮助分解酒精。有些人天天如此,反复大量饮用过量的酒,过量消耗细胞色素P450酶,CYP450本是肝脏中用来解毒、分解脂肪的,现在却用来解酒,大大浪费了CYP450,使其供不应求,造成脂肪无法分解,毒素无法分解,造成了对肝脏的伤害。
酒精在人体内不需要经过消化作用,就可直接扩散进入血液中,并分布至全身。酒精被吸收的过程在口腔中就开始了,到了胃部,也有少量酒精可直接被胃壁吸收,这部分占到总吸收量的20%,到了小肠后,小肠会很快地大量吸收其余80%。酒精的吸收速度则与胃内有无食物、胃壁的功能状况、饮料含酒精的多少以及饮酒习惯有关。空腹饮酒时最快,15分钟吸收50%,半小时吸收60%-90%,2-3小时可完全吸收。进入血液后,随血液循环流到各个器官,主要是分布在肝脏和大脑中。一小部分渗出血管进入组织间液经皮肤排出,一小部分经肾脏滤出随尿液排出,一小部分循环到肺部挥发经呼吸排出。这些酒精都没有分解,以原形排出,因此酒喝多了浑身都是酒气。这些都只有少部分,只占到进入身体酒精的10%,用呼吸测酒器可大约检测出体内酒精含量。而90%的酒精要循环到肝脏后由肝脏分解,肝脏依靠其自身的分泌、蓄积、吞噬功能处理部分酒精,大部分要依靠肝脏里面的酶与酒精进行生物化学反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新申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新申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52011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