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钴酸锂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310519195.X | 申请日: | 2023-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6404139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07 |
发明(设计)人: | 严铭霞;马鑫萸;李轶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巴莫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36 | 分类号: | H01M4/36;H01M4/525;H01M4/62;H01M10/052;H01M10/0525;C01G51/00;C01G5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王焕 |
地址: | 300384 天津市滨海新区新***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钴酸锂 正极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钴酸锂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的钴酸锂正极材料的粒度分布呈双峰分布,中值粒径为14~17μm,晶胞体积为单晶占比为50%~60%。本发明钴酸锂正极材料的粒径分布均匀,颗粒表面较为光滑,无明显团聚现象,粉体的晶粒尺寸得到明显的细化,晶胞体积大,且单晶的个数占比在适宜范围内,极大地改善了正极材料的结构及表面状态,压实密度有所提高,为材料的高能量密度提供了基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钴酸锂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因高能量密度、高工作电压、长循环寿命而备受关注。目前,3C产品追求轻薄化、耐用化,这主要通过提高截止电压来提高钴酸锂电池的能量密度。然而,充电电压的提高,会使较多的锂离子从晶格中脱出引起不可逆结构相变;钴发生溶解并伴随着氧的脱出及产气的发生,这降低了材料的循环寿命和安全性,阻碍高电压钴酸锂的实际应用。掺杂和包覆是钴酸锂电池中使用最广泛的改进手段,掺杂可优化体相结构,抑制晶体结构相变;包覆可优化表面界面结构,抑制材料表面界面副反应,两种手段能提高电池的循环寿命。近年来,钴酸锂的充电电压由4.2V逐步升高到4.48V,甚至更高电压,这对改性手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现有技术中,液相掺杂及包覆工艺成本高、工艺复杂,常采用干法掺杂/包覆。常规的包覆方法制得的粉体材料往往发生团聚,充放电过程中容易发生极化,并且包覆物不均匀的分布在主体材料表面,材料不同批次生产的产品差异较大。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钴酸锂正极材料,其粒径分布均匀,颗粒表面较为光滑,无明显团聚现象,具有较高强度和硬度,高的耐腐蚀性,且容量保持率高。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钴酸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可改善正极材料的团聚现象,避免充放电过程中易发生极化的问题,可提高电池的循环稳定性。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钴酸锂正极材料,所述钴酸锂正极材料的粒度分布呈双峰分布,中值粒径为14~17μm,晶胞体积为单晶占比为50%~60%。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钴酸锂正极材料包括钴酸锂基体、中间层和外表面层,所述钴酸锂基体中含有掺杂元素M,所述中间层含有第一包覆元素N,所述外表面层含有第二包覆元素X;
其中,所述掺杂元素M包括Al、Zr、Ti、Mg、W、Y、Mn、Eu和Sm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第一包覆元素N包括Al、Ti、Co、V、La、Zr、Mn、Ni、Re、Mo、Cd、P、S和卤素元素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第二包覆元素X包括Mg、Al、Y、Cu、Pb、Nb、Ti、Sc、Rb、Zr、Ca、B、Ac、Ir、Ta、Bi、V、Cr、Mn、Fe、Ni、La、Zn、Ru、Ce、W和Sn中的一种或多种。
一种钴酸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第一钴源、第一锂源和第一添加剂的混合物进行第一煅烧处理,再依次进行第一液氮淬冷和自然冷却,破碎后得到第一物料,其中,所述第一添加剂选自含掺杂元素M的化合物;
(b)将第二钴源、第二锂源和第二添加剂的混合物进行第二煅烧处理,再依次进行第二液氮淬冷和自然冷却,破碎后得到第二物料,其中,所述第二添加剂选自含掺杂元素M的化合物;
(c)将步骤(a)得到的第一物料、步骤(b)得到的第二物料和第三添加剂的混合物进行第三煅烧处理,再进行第三液氮淬冷,破碎后得到第三物料,其中,所述第三添加剂选自含第一包覆元素N的化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巴莫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天津巴莫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51919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亚波长光栅结构的偏振无关定向耦合器
- 下一篇:一种眼球塑形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