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曲轴加工夹具在审
申请号: | 202310498072.2 | 申请日: | 2023-05-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761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3 |
发明(设计)人: | 石利莲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利莲 |
主分类号: | B23Q3/00 | 分类号: | B23Q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2300 浙江省绍兴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曲轴 加工 夹具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曲轴加工夹具,包括:旋转座,旋转设置在机床上;夹持座,设置成三棱柱结构,曲轴一端能够被固定在所述夹持座内,旋转座转动能够带动夹持座旋转,从而带动所述曲轴旋转进行加工;夹紧机构,能够夹紧所述曲轴;调整机构,能够调整所述夹持座在旋转座上的不同位置并将夹持座与旋转座固定,从而改变曲轴的旋转中心,使得夹具能够适应具有多个轴线的曲轴加工。本发明的优点有:通过设置三套调整机构,并且夹持座设计成三角形结构配合,使得控制三套调整机构就能带动夹持座在旋转座中位置移动,从而能够调整曲轴的旋转中心,以便于对不同轴线的部分进行加工,无需转换不同夹具,容易操作,加工程序简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加工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曲轴加工夹具。
背景技术
曲轴是发动机中最重要的部件,它承受连杆传来的力,并将其转变为转矩通过曲轴输出并驱动发动机上其他附件工作,曲轴受到旋转质量的离心力、周期变化的气体惯性力和往复惯性力的共同作用,使曲轴承受弯曲扭转载荷的作用,因此要求曲轴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轴颈表面需耐磨、工作均匀、平衡性好;当曲轴在与其他外部零件进行连接时,需要对曲轴一端的轴杆进行铣键槽,这样可以使得曲轴与其他零件连接的更加牢固,以增加整个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目前由于曲轴的结构包含多个不同轴线位置的轴体,使得在轴体加工中需要多次更换夹具,加工程序复杂,不易操作。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曲轴加工夹具。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曲轴加工夹具,所述的曲轴加工夹具包括:旋转座,所述旋转座旋转设置在机床上;夹持座,所述夹持座滑动设置在所述旋转座上并且设置成三棱柱结构,曲轴一端能够被固定在所述夹持座内,所述旋转座转动能够带动所述夹持座旋转,从而带动所述曲轴旋转进行加工;夹紧机构,所述夹紧机构设置在所述夹持座内,所述夹紧机构能够夹紧所述曲轴;调整机构,所述调整机构有三套,分别与所述夹持座的三个侧面滑动连接,所述调整机构能够调整所述夹持座在旋转座上的不同位置并将所述夹持座与所述旋转座固定,从而改变曲轴的旋转中心,使得夹具能够适应具有多个轴线的曲轴加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夹持座内开设有放置曲轴的通孔,所述夹紧机构包括第一螺栓、第一夹紧块、第二螺栓、第二夹紧块、第三螺栓、第三夹紧块,所述第一夹紧块滑动设置在所述夹持座内并且一端能够伸入所述通孔内,所述第一螺栓与所述第一夹紧块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螺栓与所述第二夹紧块螺纹连接,所述第三螺栓与所述第三夹紧块螺纹连接,转动所述第一螺栓能够带动所述第一夹紧块前后运动,转动所述第二螺栓能够带动所述第二夹紧块前后运动,转动所述第三螺栓能够带动所述第三夹紧块前后运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夹紧块和所述第一螺栓、所述第二夹紧块和所述第二螺栓、所述第三夹紧块和所述第三螺栓分别设置在三条棱柱的位置上,所述第一夹紧块、所述第二夹紧块和所述第三夹紧块能够伸入所述通孔并将所述曲轴固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调整机构包括壳体、第一活塞板、第一活塞杆、第二活塞板、第三电杆、第一容腔和第二容腔,所述第一容腔开设在所述旋转座上,所述第二容腔开设在壳体内,所述第一活塞板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二容腔内并且将所述第二容腔分为第一控制腔和第四控制腔,所述第一活塞板与所述第一活塞杆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活塞杆另一端伸出壳体,所述第二活塞板滑动设置在第一容腔内并将所述第一容腔分为第二控制腔和第三控制腔,所述第三电杆设置在所述旋转座内并且与所述第二活塞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控制腔的设置在靠近旋转座轴线位置,所述第一控制腔设置在远离旋转座轴线位置,所述第一控制腔与所述第二控制腔能够连通,控制所述第三电杆伸长能够带动所述第二活塞板运动,从而使得所述第二控制腔体积减小同时第三控制腔体积增大,将液体压入所述第一控制腔内,使得所述第一控制腔体积增大同时第四控制腔体积减小,液体推动所述第一活塞板运动,进而带动所述第一活塞杆运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利莲,未经石利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49807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