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离合器旋转动态疲劳检测设备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493151.4 | 申请日: | 2023-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64818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5 |
发明(设计)人: | 张勇;章翔;郭炜亮;权良兵;卢守庆;曹秋华;付正同;吴定县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奇碟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3/022 | 分类号: | G01M13/022;G01M13/025 |
代理公司: | 杭州西木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325 | 代理人: | 周孝林 |
地址: | 3131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离合器 旋转 动态 疲劳 检测 设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离合器旋转动态疲劳检测设备,包括试验台架、传动单元以及扭转单元,扭转单元包括:滑动座、移动驱动部、扭转电机、以及摆角驱动部,用于控制扭转电机的轴线与待试验离合器飞轮盘轴心线夹角的摆角驱动部与滑动座相连接;通过摆角驱动部按工艺角度调节扭转电机的轴线与待试验离合器飞轮盘轴心线夹角,传动单元带动安装于所述传动单元输出端的待试验离合器在规定转速下转动,扭转电机带动离合器的从动盘按规定加载扭矩进行正反向交替加载扭矩,使待试验离合器在实际工况条件进行旋转动态疲劳检测,提高离合器试验数据的准确性,解决现有技术中因I轴安装精度不同导致离合器实际寿命小于理论设计寿命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离合器疲劳监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离合器旋转动态疲劳检测设备及方法。
背景技术
离合器连接发动机和变速箱两大系统,由于国内外汽车公司在车辆的整体装配精度上存在较大差异,导致发动机输出端飞轮和变速箱输入端I轴(离合器从动盘与I轴属于花键间隙连接)的同轴度配合精度影响离合器从动盘的装配精度,精度差异导致最终离合器的使用寿命有所改变。
离合器扭转实验是用来评估离合器摩擦片性能的一种常见实验,其中多种因素影响离合器试验的准确性,比如摩擦盘磨损、离合器过热、扭矩不稳定、人为误差、设备故障等。
中国专利CN202111483271.3公开了一种离合器盘总成扭转特性检测方法,在传统的离合器盘总成扭转特性检测方法的基础上,增加了离合器盘总成扭转特性检测的正向回转曲线与反向回转曲线的检测,以确定离合器盘总成因迟滞特性带来的不确定性,消除迟滞特性对离合器盘总成扭转特性的影响,使得离合器盘总成每次工作时更加的稳定,工作效果更趋于一致。
但是该技术方案中所测的参数为理想状态下的性能参数,与实际工况下的参数存在一定差异,由于实际工况装配精度不同导致I轴装倾斜使离合器实际寿命小于理论设计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离合器旋转动态疲劳检测设备,通过摆角驱动部按工艺角度调节扭转电机的轴线与待试验离合器飞轮盘轴心线夹角,传动单元带动安装于所述传动单元输出端的待试验离合器在规定转速下转动,扭转电机带动离合器的从动盘按规定加载扭矩进行正反向交替加载扭矩,使待试验离合器在实际工况条件进行旋转动态疲劳检测,提高离合器试验数据的准确性,解决现有技术中因I轴安装精度不同导致离合器实际寿命小于理论设计寿命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离合器旋转动态疲劳检测设备,包括试验台架、依次设于所述试验台架上的传动单元以及用于驱动离合器从动盘扭转的扭转单元,传动单元包括第一电机以及与第一电机的输出端相连接的主轴箱,所述第一电机与主轴箱之间还设有扭矩传感器用于实时测定第一电机的输出扭矩,其特征在于,所述扭转单元包括:
滑动座,所述滑动座通过导轨、滑块滑动设于所述试验台架上;
移动驱动部,用于控制所述滑动座往复移动的移动驱动部安装于滑动座上;所述移动驱动部包括:手轮组件,所述手轮组件安装于所述滑动座上,其输出端连接有齿轮;以及传动齿条,所述传动齿条安装于所述试验台架上,所述齿轮与所述传动齿条啮合传动;当然,该移动驱动部也可以采用自动化结构,比如涡轮蜗杆配合传动电机自动传动。
扭转电机,所述扭转电机转动设于所述滑动座上,所述扭转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花键套连接有花键轴;以及所述花键轴的下方连接有用于实时测定扭转电机转速的测速传感器;
摆角驱动部,用于控制所述扭转电机的轴线与待试验离合器飞轮盘轴心线夹角的所述摆角驱动部与所述滑动座相连接;
待试验离合器规定压紧力压紧固定于传动单元的输出端后,通过移动驱动部带动滑动座移动,使扭转电机的输出端与待试验离合器结合后,摆角驱动部按工艺角度调节扭转电机的轴线与待试验离合器飞轮盘轴心线夹角,传动单元带动安装于所述传动单元输出端的待试验离合器在规定转速下转动,扭转电机带动离合器的从动盘按规定加载扭矩进行正反向交替加载扭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奇碟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奇碟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49315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