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加密型涉密载体传递保护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310489439.4 | 申请日: | 2023-05-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645745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5 |
| 发明(设计)人: | 吴帆;宋辉;李昕;王海峰;王瑞;陈静;王蔚;唐其筠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城西供电分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7C9/00 | 分类号: | G07C9/00;B42F7/14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7 | 代理人: | 张义 |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密 型涉密 载体 传递 保护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加密型涉密载体传递保护系统,包括加密型档案盒、后台服务器以及操作终端,所述加密型档案盒、操作终端与所述后台服务器通讯连接;该加密型档案盒采用电子密码锁,在机要文件传递过程中闭锁,如需要他人临时保管,可以做到无法解锁而规避失泄密风险,在机要人员将收到放置有保密文件的加密档案盒进行传阅的过程中,动态密码是可以由系统控制变化的,同时可挂接内网系统,将实时更新的密码以短信形式发送至阅办人手机。管理员权限可以配置。利用本申请可以确保保密文件传递过程中不发生失泄密风险,同时,节约了人力成本,可以实现他人代取保密文件,传阅过程中不用时时旁站监督,大大提高机要人员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保密保护技术领域,用于涉密载体传递、处理,特别涉及一种加密型涉密载体传递保护系统。
背景技术
在涉密载体传递及保管过程中,传统的方式对于涉密载体实体及信息保护不到位,可能存在涉密载体短暂离开机要人员和阅办人视线的情况,存在很大的失泄密风险,因而提升涉密载体传递及保管过程中的安全性十分重要。
近年来,随着保密工作日益重要,加强保密工作的方式多是对机要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或牺牲效率的方式,例如提升机要人员的准入门槛、素质,以及要求机要人员旁站监督阅办,但并不能完全避免失泄密风险。另外,目前的涉密载体传递及保管,还是基本存放于纸质档案袋等不具备防火防外力破坏功能的存储载体中,对涉密载体的保护十分不到位,存在很多安全隐患,因此研究一种加密型涉密载体传递保护系统十分必要且紧迫,目前市场上相关产品十分罕见,该研究产品有很大的推广前景。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背景技术中指出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密型涉密载体传递保护系统。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加密型涉密载体传递保护系统,包括加密型档案盒、后台服务器以及用户的操作终端,所述加密型档案盒、用户的操作终端与所述后台服务器通讯连接;
所述加密型档案盒用于放置机要文件,所述加密型档案盒的加密方式采用电子动态密码锁;用户通过加密型档案盒向后台服务器发送开锁请求,后台服务器向电子动态密码锁和用户的操作终端发送动态密码,用户通过输入动态密码进行开锁。
其中,所述加密型档案盒上设置有请求开锁按钮,通过按下请求开锁按钮向后台服务器发送开锁请求信息。
其中,在机要文件传递开始时,管理员配置档案盒ID、用户的操作终端信息和对应阅读时段信息,然后放置有机要文件的加密型档案盒交给用户,用户拿到加密型档案盒后通过按下加密档案盒上的请求开锁按钮,此时会向后台服务器发送开锁请求信息,所述开锁请求信息包括档案盒ID和对应阅读时段信息,后台服务器收到开锁请求信息后将开锁请求信息与管理员配置的信息进行比对,若不符合档案盒ID和对应阅读时段信息则无应答,若符合,则将动态密码发送至用户的操作终端和电子动态密码锁,用户根据用户的操作终端上收到的动态密码进行密码锁键盘的输入,电子动态密码锁将后台服务器下发的动态密码与用户输入的动态密码进行比对,若无误,则打开加密型档案盒;若密码输入错误,用户重新输入动态密码,重新进行比对,若输入错误连续达到三次,则电子动态密码锁锁死并向后台服务器报警,后台服务器接到报警后向管理员发送报警信息。
其中,在加密型档案盒打开后,电子动态密码锁开始开盖时长的计时,若超过预设时间T,后台服务器会发送安全提示短信给用户的操作终端进行提醒。
其中,所述操作终端为手机或pad,其中的pad具备sim卡。
其中,密码分配权限交给管理员,由管理员负责维护后台服务器中通讯录信息。
其中,所述加密型档案盒上安装有具有定位和通信功能的物联卡,通过后台服务器能够实时查看加密型档案盒位置信息。
其中,所述加密型档案盒采用磁吸开合方式,电子动态密码锁打开后,磁吸锁弹开盒盖打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城西供电分公司,未经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城西供电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48943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