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角度可调节的光纤反射连接器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483145.0 | 申请日: | 2023-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65941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5 |
发明(设计)人: | 胥献忠;胡志远;孙玉涛;赵云昊;刘成林;蔡菊艳;凌鑫铭;刘丰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桂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2B6/38 | 分类号: | G02B6/38 |
代理公司: | 柳州市荣久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5113 | 代理人: | 周小芹 |
地址: | 410007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角度 调节 光纤 反射 连接器 及其 使用方法 | ||
1.一种角度可调节的光纤反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两个联动齿轮(2)、两组插接组件(3)、反射平台(4);所述的联动齿轮(2)、反射平台(4)分别安装在外壳(1)内,且两个联动齿轮(2)对称安装在反射平台(4)的两侧,反射平台(4)由双面齿条(401)和底座(402)一体构成,双面齿条(401)分别与两侧的联动齿轮(2)同步啮合,双面齿条(401)的中部沿纵向设有用于穿过光纤光线的长条形通孔(4011);双面齿条(401)和底座(402)上分别设有用于反射光纤光线的反射面;所述的外壳(1)中部两侧分别设有操作槽(102),外壳(1)的上、下端分别设有供反射平台(4)上下移动的上导向通道(101)和下导向通道(103);所述的插接组件(3)沿其轴向设有供光纤(5)穿过的光纤通孔(3011),该插接组件(3)下端从外壳(1)的操作槽(102)插入与联动齿轮(2)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角度可调节的光纤反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射面包括反射面A(4012)、反射面B(4021)、反射面C(4022);反射面A(4012)为设在双面齿条(401)上长条形通孔(4011)底端的水平端面,反射面B(4021)、反射面C(4022)为对称设置在底座(402)两侧的倾斜面,底座(402)由透光材料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角度可调节的光纤反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插接组件(3)包括光纤定位杆(301)和端盖(302),光纤定位杆(301)沿其中轴线设有所述的光纤通孔(3011),光纤定位杆(301)的一端与联动齿轮(2)通过螺纹连接,光纤定位杆(301)的另一端与端盖(302)配合通过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角度可调节的光纤反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光纤定位杆(301)与联动齿轮(2)的螺纹配合选用精度优于6H的细螺纹;光纤定位杆(301)与端盖(302)的螺纹配合选用粗螺纹;且光纤定位杆(301)与联动齿轮(2)之间、光纤定位杆(301与端盖(302)之间的螺纹配合间隙均为0.15mm~0.3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角度可调节的光纤反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纤通孔(3011)与光纤(5)的配合间隙≤0.03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角度可调节的光纤反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联动齿轮(2)精度等级优于5级;所述的联动齿轮(2)与反射平台(4)的双面齿条(401)的传动精度优于8级。
7.一种角度可调节的光纤反射连接器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是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角度可调节的光纤反射连接器的使用方法,方法内容包括先将两根待连接的光纤分别穿入两组插接组件的光纤通孔,再将两组插接组件分别插入外壳内部与联动齿轮连接;然后手动操作任意一组插接组件,使光纤的光线照射在反射平台的不同反射面或长条形通孔上,实现两根光纤之间的0度至180度反射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角度可调节的光纤反射连接器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当两组插接组件(3)呈大于0°小于180°状态时,位于其中一组插接组件(3)内的光纤(5)光线照射在反射平台(4)的反射面A(4012),反射光从另一组插接组件(3)内的光纤(5)中射出,两根光纤(5)呈大于0°小于180°的反射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角度可调节的光纤反射连接器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当两组插接组件(3)成竖直平行状态时,位于其中一组插接组件(3)内的光纤(5)光线沿竖直方向照射在反射平台(4)的反射面B(4021),反射光沿水平方向穿过反射平台(4)的底座(402)照射至反射面C(4022)进行再次反射后,从另一组插接组件(3)内的光纤(5)中竖直射出,两根光纤(5)呈0°反射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角度可调节的光纤反射连接器的使用方法:当两组插接组件(3)呈同一水平状态时,位于其中一组插接组件(3)内的光纤(5)光线水平照射至反射平台(4)的长条形通孔(4011),直接穿过长条形通孔(4011)从另一组插接组件(3)内的光纤(5)中水平射出,此时,两根光纤(5)呈180°反射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桂林理工大学,未经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桂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48314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