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采用不饱和聚酯树脂实现人造大理石加工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480706.1 | 申请日: | 2023-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65738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1 |
发明(设计)人: | 李孙允;王少芳;童福泉;郑志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鹏翔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6/18 | 分类号: | C04B26/18;C04B14/02;C04B14/28;C04B111/54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宽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9 | 代理人: | 陈巧莹 |
地址: | 362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用 不饱和 聚酯树脂 实现 人造 大理石 加工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大理石领域,尤其是涉及的是一种满足人造大理石在现有各种施工条件下对于高耐压不易断裂的要求,在苛刻环境下的耐高温低压的需求,采用不饱和聚酯树脂实现人造大理石加工的方法,该组分为不饱和聚酯树脂、碎石、促进剂、氢氧化铝粉和颜料,该不饱和聚酯树脂30~200份,该碎石10~80份,该促进剂2~10ml/kg,该氢氧化铝粉100~246份,该颜料0.2~1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大理石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的是一种采用不饱和聚酯树脂实现人造大理石加工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现代建筑材料装饰市场中,天然大理石因其雅致、美观、装饰效果好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室内装修。然而天然大理石也有它的缺点和不足,一是因为天然大理石是一种矿石资源,其产地在世界上并不是很多,产量有限;二是天然大理石刚度有余,强度不足,因此极易破碎、毁坏,造成了运输和日常维护的困难。这些缺点极大的限制了天然大理石的应用。因此,寻找天然大理石的替代品,便成为了一项极为重要的课题。
人造大理石不仅可以达到天然大理石的质感和美感,而且能够克服天然大理石材色泽不均匀和裂缝较多的缺点。另外,它还有便于造型,适合于制作复杂型材和器具的优势。
目前,应用于人造大理石的种类繁多,但是发明人在实践中发现,现有的人造大理石仍然存在表面硬度低、耐磨性差、力学性能不佳,易引起制品的变形以及断裂等不利于各种条件施工安装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说明书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满足人造大理石在现有各种施工条件下对于高耐压不易断裂的要求,在苛刻环境下的耐高温低压的需求,采用不饱和聚酯树脂实现人造大理石加工的方法,以解决现有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采用不饱和聚酯树脂实现人造大理石加工的方法,该组分为不饱和聚酯树脂、碎石、促进剂、氢氧化铝粉和颜料,该不饱和聚酯树脂30~200份,该碎石10~80份,该促进剂2~10ml/kg,该氢氧化铝粉100~246份,该颜料0.2~1份。
在一些实施例中,(1)将需要制作的不饱和聚酯树脂材料准备好,制作的材料有丙二醇、异丁醇、二乙二醇、二甘醇、顺丁烯二酸酐和抗氧化剂,将其投入反应釜中,升温前先抽真空,再通过氮气解除真空,开始搅拌;(2)待步骤(1)反应加入间苯二甲酸,将温度控制在220~240℃,当酸值降为65±2mgKOH/g时抽真空减压继续反应,当酸值降为24±2mgKOH/g到达反应终点,停止加热;(3)待步骤(2)反应物料冷却降温至180~200℃时向反应釜中投入降温阶段阻聚剂和抗交联自聚剂,并搅拌混合均匀,然后降温至130~140℃时,打开反应釜稀释管道阀门进行稀释;(4)待步骤(3)反应物料稀释前,稀释釜中预先打入苯乙烯和缓聚剂混合,稀释时稀释釜中树脂温度应保持在60~70℃;(5)将步骤(4)稀释后的树脂加入促进剂和固化剂混合升温至100~110℃反应1.5h,反应结束后抽去真空,再除去反应釜内的多余产物,然后冷却降温至25-30℃后,制得不饱和聚酯树脂。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不饱和聚酯树脂和碎石重量配比为3:7。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不饱和聚酯树脂200份,该碎石80份,该促进剂10ml/kg,该氢氧化铝粉246份,该颜料1份。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包括:
S1:先将不饱和聚酯树脂、碎石、氢氧化铝粉和颜料同时放入搅拌机中,搅拌机转速固定2000转,搅拌1~1.5h,在搅拌0.5h时加入2~10ml/kg的促进剂;
S2:将搅拌好的材料放入特定的模具中,用压制机进行压制,压制1~2h;
S3:将压制后的的材料放置通风处6~7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鹏翔实业有限公司,未经福建鹏翔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48070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