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UV油墨及其印刷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310480231.6 | 申请日: | 2023-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63763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4 |
发明(设计)人: | 谈文进;谈文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正文印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11/101 | 分类号: | C09D11/101;C09D11/03 |
代理公司: | 常州嘉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761 | 代理人: | 刘济韦 |
地址: | 213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uv 油墨 及其 印刷 工艺 | ||
本发明涉及油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UV油墨及其印刷工艺。所述UV油墨包括以下组分:按重量份数计,40~50份组合光敏树脂、6~9份二官能度丙烯酸酯单体、2~4份硅烷偶联剂、14~17份复合光引发剂、15~18份颜料、1~2份分散剂、10~12份有机溶剂;所述组合树脂包括胺改性环氧丙烯酸酯、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中一种或两种。所述复合光引发剂包括以下组分:按重量份数计,10~12份光引发剂、3~5份引发助剂;所述光引发剂由含羟基的有机光引发剂改性纳米二氧化钛所得;所述引发助剂由聚乙二醇单马来酸酯改性天然蜡所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UV油墨及其印刷工艺。
背景技术
UV油墨是一种基于紫外光辐射而达到固化目的油墨,适用于柔印、胶印、凹印等多个印刷模式。同时,其相较于水性油墨,具有固化时间短,固化成膜后光泽度好和耐溶剂性优异,承印范围更广等优点。
UV油墨普遍在附着力和耐磨性上存在缺陷。其中,UV油墨由于是通过紫外光产生的固化行为,成膜的好坏直接受到固化速率、固化均匀性影响。固化太快,一是紫外光在短时间透过差,降低了深层固化性能;二是表面固化收缩大;从而导致界面附着力差。当光引发剂分散不均匀时,溶剂产生局部固化过快,收缩较大,从而使得力学性能降低,油墨的耐磨性差。现有技术中,通常引入底墨用于促进承印物和UV油墨之间的附着力,但是该方式存在工序增加、油墨种类增加、效率低的问题,成本较高。另一方面,引入纳米粒子增加滑动摩擦,增加耐磨性,但是存在分散性和聚集问题,反而会降低成膜均匀性。
综上所述,解决上述问题,制备一种UV油墨可以直接印刷,且具有优异附着力和耐磨性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UV油墨及其印刷工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UV油墨,所述UV油墨包括以下组分:按重量份数计,40~50份组合光敏树脂、6~9份二官能度丙烯酸酯单体、2~4份硅烷偶联剂、14~17份复合光引发剂、15~18份颜料、1~2份分散剂、10~12份有机溶剂;所述组合树脂包括胺改性环氧丙烯酸酯、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中一种或两种。
进一步的,所述复合光引发剂包括以下组分:按重量份数计,10~12份光引发剂、3~5份引发助剂;所述光引发剂由含羟基的有机光引发剂改性纳米二氧化钛所得;所述引发助剂由聚乙二醇单马来酸酯改性天然蜡所得。
进一步的,所述组合光敏树脂由质量比为2:8的胺改性环氧丙烯酸酯、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组成。
进一步的,所述二官能度丙烯酸酯单体包括三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二缩二丙二醇二丙烯酸酯、丁二醇二丙烯酸酯、新戊二醇二丙烯酸酯中一种或多种;所述有机溶剂包括醋酸乙酯、丙酮、无水乙醇中一种或多种;所述硅烷偶联剂为3-(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进一步的,所述光引发剂的工艺方法为:(1)取异氰酸酯基硅烷偶联剂、含羟基的光引发剂、有机锡依次加入反应体系中,室温混合均匀,氮气氛围下,升温至55~65℃反应0.5~1小时,得到光引发硅烷偶联剂;(2)取纳米二氧化钛、乙醇、去离子水依次加入反应体系中,室温分散均匀,升温至60~80℃,搅拌滴加光引发硅烷偶联剂,继续搅拌2~6小时,洗涤干燥,得到光引发剂。
进一步的,所述异氰酸酯基硅烷偶联剂、含羟基的光引发剂的质量比为6:(4.5~5);所述光引发硅烷偶联剂与纳米二氧化钛的质量比为(4~5):10。
进一步的,所述引发助剂的工艺方法为:(1)取天然蜡、硬脂酸依次加入反应体系中,混合均匀,控制空气流量为0.8~1.2L/min升温至140~160℃,氧化5~6小时,降温,得到氧化蜡;(2)将氧化蜡、聚乙二醇单马来酸酯、对甲苯磺酸、苯、叔丁基羟基苯甲醚依次加入反应体系中,氮气氛围下,混合均匀,升温至110~120℃反应3~4小时,降温,得到引发助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正文印刷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市正文印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48023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