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端醇化合物辅助制备高微孔NaY分子筛的方法及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310479997.2 | 申请日: | 2023-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6534869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4 |
发明(设计)人: | 肖益鸿;张琼丹;赵新华;郑勇;张可;刘福建;江莉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B39/24 | 分类号: | C01B39/24;B01J20/18;B01D53/02;B01J20/30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刘佳;蔡学俊 |
地址: | 350108 福建省福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醇化 辅助 制备 微孔 nay 分子筛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端醇化合物辅助制备高微孔NaY分子筛的方法和应用,其属于材料制备及环境净化的技术领域。其是以铝源、硅源、钠源为原料,通过加入端醇化合物类表面活性剂,并经水热晶化,制得所述高微孔NaY分子筛。本发明制备的NaY分子筛结晶度高,比表面积较大,微孔孔容大,将其作为吸附剂可在室温下用于高效吸附SOsubgt;2/subgt;气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材料制备及环境净化的技术领域,涉及一种NaY分子筛吸附剂的制备技术及其应用,具体涉及一种利用端醇化合物辅助制备高微孔NaY分子筛的方法及其在深度脱除SO2方面的应用。
背景技术
二氧化硫(SO2)是燃料燃烧的副产品排放到大气中。通常产生的烟气中含有约500-3000ppm的SO2,不仅大大加重了空气污染,容易诱发人体呼吸道疾病,而且严重阻碍了工业生产。各工厂都对深度脱硫提出了严格的要求,由于SO2的吸收量很小,在低浓度下去除SO2使深度脱硫成为一个巨大的挑战。
传统上,工业湿法烟气脱硫中常用的石灰石法(Fuel, 2015,144,274-286)能有效去除SO2,但会产生大量废水和残留物,腐蚀管道,需要进一步处理。离子液体溶剂(Chem.Eng. J., 2015,265,249-258.)虽然能有效吸收SO2而不积累二次固体废物,但在再生过程中不仅会腐蚀设备,且溶剂易损失,从根本上严重限制了这一过程。综合来看,干法脱硫是目前工业上消除含硫污染物最实用、经济、有效的技术。大量的固体吸附剂包括金属氧化物、活性炭和沸石已被开发用于捕获硫化合物。金属氧化物(J. Hazard. Mater., 2018,342,326-334.)吸附剂价格昂贵,并且会产生额外的不可用金属硫酸盐的副产品。对于活性炭(Energy Fuels, 2021,35,8102-8116)而言,其再生成本较高制约了其发展。总的来说,这些技术受到经济和环境可持续性问题的严重影响。因此,迫切需要开发吸附性能优异、可再生、易于产物回收的吸附剂材料,用于高效、可逆的SO2捕获。
沸石一直处于许多研究的前沿。沸石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可调节的孔隙率,可以通过吸附和扩散的差异有效地筛选和分离混合气体。同时,沸石具有较高的吸附性能、优良的可重复利用性及连续再生能力和相对较低的反应温度。NaY分子筛是一种磷酸硅铝晶体,因其独特的晶体结构、均匀规则的微孔孔道、较大的比表面积以及优良的热稳定性,在石油化工、能源、环境治理等领域应用广泛。NaY沸石的孔分布宽、孔径大,传质阻力小,是一种极具潜力的吸附剂,利于实现低浓度SO2的高效吸附和高循环吸附再生。通常,制备沸石所需的模板剂价格昂贵,大多数沸石仍停留在实验室阶段未能实现工业化。
目前,利用表面活性剂制备NaY沸石已有报道,如专利CN 103449469A在导向剂合成中加入表面活性剂,制得稳定性较好的NaY沸石,专利CN 102259889A和CN 103214003A分别公开了用N,N-二乙胺基-N-十六烷基-N-(3-甲氧基丙烷)碘化铵和N,N-二甲基-N-[3-(三甲氧硅)丙基]氯化十八烷基铵(TPOAC)双亲有机硅烷为模板剂合成Y沸石。然而,上述方法使用昂贵的有机硅烷为模板剂,其用量较大,晶化时间较长,这无疑会大幅度增加多级孔Y分子筛的合成成本,不利于其工业应用推广。因此,设计简便、绿色的NaY分子筛快速合成策略十分关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端醇化合物辅助制备高微孔NaY分子筛的方法及其应用。此方法制备的NaY分子筛结晶度良好,拥有大比表面积和高微孔孔容,在室温常压条件下可实现对SO2的高效动态吸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利用端醇化合物辅助制备高微孔NaY分子筛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1)将硅源、铝源、钠源加水混合,然后加入适量端醇化合物类表面活性剂,在室温下搅拌使物料充分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大学,未经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47999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