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能量梯级利用系统的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479567.0 | 申请日: | 2023-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6499295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8 |
发明(设计)人: | 迟赫天;李斯吾;廖爽;雷何;汪颖翔;颜玉林;王平凡;姚洪;胡红云;刘雨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华中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F28D20/02 | 分类号: | F28D20/02;H02J3/28 |
代理公司: | 武汉市首臻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29 | 代理人: | 陈拿云 |
地址: | 430077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能量 梯级 利用 系统 控制 方法 | ||
一种能量梯级利用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将高温熔盐存储区的熔盐流出口流出的熔盐通入高温热解区,并利用高温热解区内的熔盐的热量对高温热解区内的有机固废进行热解;将高温热解区的熔盐流出口流出的熔盐通入中温干化区,并利用中温干化区内的熔盐的热量对中温干化区内的污泥进行干化;将中温干化区的熔盐流出口流出的熔盐通入低温供热区,并利用低温供热区内的熔盐的热量对低温供热区内的终端进行供热;对低温供热区的熔盐流出口流出的熔盐进行加热,并将加热后的熔盐通入高温熔盐存储区进行存储。本设计可以实现对负荷侧的不同品位热能的梯级利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储能及能量利用技术领域,尤其涉一种能量梯级利用系统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在“双碳”目标下,清洁能源大批量上网将加剧电网安全运行风险,为应对相应的电网安全运行风险,亟待推动推进储能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近年来,熔盐储能系统储能技术取得了高速发展,在发电侧,熔盐储能技术已经成功实现商业化应用,而在负荷侧,熔盐储能技术尚未被广泛应用。开发稳定高效的“储能-泄能”技术有利于助力负荷侧大幅降低碳排放,促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针对负荷侧的不同品位热能,建立不同品位热能对应的梯级利用方法、形成统一的协同利用模式已成为负荷侧的“储能-泄能”技术的研究热点。然而,目前关于能量梯级利用的系统及控制方法仍然缺失。因此,目前亟需一种基于熔盐储能技术的能量梯级利用的系统控制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负荷侧缺乏稳定的“储能-泄能”技术、以及缺少不同品位热能对应的梯级利用方法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能量梯级利用系统的控制方法。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能量梯级利用系统的控制方法,所述能量梯级利用系统包括:高温熔盐存储区、高温热解区、中温干化区、低温供热区和电加热装置,所述高温熔盐存储区的熔盐流出口与高温热解区的熔盐流入口相连通,所述高温热解区的熔盐流出口与中温干化区的熔盐流入口相连通,所述中温干化区的熔盐流出口与低温供热区的熔盐流入口相连通,低温供热区的熔盐流出口与高温熔盐存储区的熔盐流入口相连通;
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将高温熔盐存储区1的熔盐流出口流出的熔盐通入高温热解区,并利用高温热解区内的熔盐的热量对高温热解区内的有机固废进行热解;
将高温热解区的熔盐流出口流出的熔盐通入中温干化区,并利用中温干化区内的熔盐的热量对中温干化区内的污泥进行干化;
将中温干化区的熔盐流出口流出的熔盐通入低温供热区,并利用低温供热区内的熔盐的热量对低温供热区内的终端进行供热;
对低温供热区的熔盐流出口流出的熔盐进行加热,并将加热后的熔盐通入高温熔盐存储区进行存储。
所述高温热解区内熔盐的温度为450-550℃,所述中温干化区内熔盐的温度为300-400℃,所述低温供热区内熔盐的温度为200-250℃。
所述能量梯级利用系统还包括电加热装置,所述电加热装置利用谷电对低温供热区4的熔盐流出口流出的熔盐进行加热。
所述低温供热区的熔盐流入口与高温热解区的熔盐流出口相连通;
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将高温热解区的熔盐流出口流出的熔盐通入低温供热区,并利用低温供热区内的熔盐的热量向低温供热区内的终端供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47956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