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震抗压混凝土、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310469358.8 | 申请日: | 2023-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6535161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4 |
发明(设计)人: | 李国军;史聪禄;谭华;宁昊;宋佳佳;张春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泽华路桥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8/04 | 分类号: | C04B28/04;C04B20/10;C04B18/02;C04B20/12;C04B16/04;C04B14/46;C04B16/06;E04B1/98;E04H9/02;C04B111/20;C04B14/06;C04B14/14;C04B14/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2200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震 抗压 混凝土 制备 方法 及其 应用 | ||
本申请涉及混凝土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抗震抗压混凝土、制备方法及其应用;一种抗震抗压混凝土,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水泥、碎石、砂、粉煤灰、矿粉、水、减水剂、复合纤维、增强颗粒、弹性颗粒;复合纤维由重量比为1:0.5‑1:1‑4的玄武岩纤维、聚氨酯纤维和聚丙烯腈纤维组成;其制备方法为:称取水泥、粉煤灰、矿粉混合搅拌均匀,制得粉料;称取碎石、砂混合均匀,制得骨料;称取复合纤维、增强颗粒混合搅拌均匀,最后添加弹性颗粒混合均匀,制得混合料;将粉料、混合料混合搅拌均匀,添加骨料混合均匀,最后添加水和减水剂混合均匀,制得混凝土拌和料;混凝土拌和料经浇筑、养护,制得成品混凝土;具有较好的抗压和抗震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混凝土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抗震抗压混凝土、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地球环境的变化,地震频发,地壳内部首先产生振动源,然后以地震波的形式震动传播到周围房屋,造成房屋破坏。
房屋建筑一般采用钢筋混凝土建造,对于一些高层房屋或者建筑大厦,不仅要求混凝土抗压强度较高,而且需要具有一定程度的抗震效果,而房屋建筑在垂直方向的耐震性较强,水平方向耐震性较弱,所以房屋的损坏往往是因为水平作用力的原因。
在地震过程中,低层建筑或者平房的人员可以快速撤离,通过远离建筑物降低自身危险,而高层建筑物的中高层居民在地震过程中,无法通过安全通道的楼梯及时撤离,相对安全的方式是在屋内躲避,但是屋内的家具用品容易在地震过程中倒塌,影响居民安全;而且如果地震幅度较大,产生的水平方向的力容易使混凝土产生裂缝,降低混凝土的机械强度,此时中高层居民对下层的混凝土的压力仍在,抗压强度降低但压力不变,容易使房屋出现坍塌的现象,从而导致中高层居民的生命健康受到威胁。
因此,如何使高层建筑具有较好的抗震效果,并且在地震中仍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为中高层居民提供承载力的同时保证高层建筑不易坍塌,从而保证地震中中高层居民的生命安全。
发明内容
为了使高层建筑具有较好的抗震效果,并且在地震中仍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为中高层居民提供承载力的同时保证高层建筑不易坍塌,从而保证地震中中高层居民的生命安全,本申请提供一种抗震抗压混凝土、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抗震抗压混凝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抗震抗压混凝土,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水泥100-140份、碎石380-550份、砂300-450份、粉煤灰20-35份、矿粉20-40份、水80-90份、减水剂3.0-3.8份、复合纤维5-12份、增强颗粒5-12份、弹性颗粒5-10份;复合纤维由重量比为1:0.5-1:1-4的玄武岩纤维、聚氨酯纤维和聚丙烯腈纤维组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复合纤维、增强颗粒和弹性颗粒相配合,利用玄武岩纤维较高的机械强度配合增强颗粒较高的强度,提高混凝土的机械强度,使混凝土具有较好的抗压性能;利用聚氨酯纤维和聚丙烯腈纤维较好的弹性配合弹性颗粒的弹性,使混凝土具有较好的抗震效果。
当地震时,利用聚氨酯纤维和聚丙烯腈纤维的弹性拉力,缓冲地震带来的水平方向拉力,从而降低水平拉力对胶凝材料、骨料和钢筋之间的粘结稳定性的影响,尽量避免混凝土内部结构产生拉伸裂缝;然后利用弹性颗粒的小颗粒填充作用,便于填充在复合纤维与胶凝材料、骨料及其他填料之间,即使胶凝材料或骨料因地震拉力而产生相对运动的趋势,胶凝材料、骨料等也会先挤压弹性颗粒,利用弹性颗粒的弹性、回弹性,进一步阻止混凝土内部结构因地震拉力而产生拉伸裂缝;使混凝土在地震中仍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为中高层居民提供承载力的同时保证高层建筑不易坍塌,从而保证地震中中高层居民的生命安全。
优选的,所述聚氨酯纤维是由聚氨酯纤维丝负载环氧树脂包膜海藻酸钠制得,聚丙烯腈纤维是由聚丙烯腈纤维丝负载环氧树脂包膜海藻酸钠制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泽华路桥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泽华路桥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46935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