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硅基负极方壳电池的制备方法及电池在审
申请号: | 202310465265.8 | 申请日: | 2023-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65259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1 |
发明(设计)人: | 韩波;陈凯;冯玉川;李峥;何泓材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清陶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58 | 分类号: | H01M10/058;H01M10/0525;H01M10/44;H01M50/105;H01M50/202;H01M4/131 |
代理公司: | 苏州京昀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570 | 代理人: | 段晓玲 |
地址: | 21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负极 电池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硅基负极方壳电池的制备方法及电池,其中方法包括:利用封装膜对硅基负极电芯进行顶封、侧封,并向封装膜内注入电解液;对注液后的所述电芯进行一次封装;对一次封装后的所述电芯进行化成,并在化成过程中向所述电芯施加压力;对化成后的所述电芯进行二次封装,制备成电芯组件;将所述电芯组件设置于壳体中,并将所述电芯组件与盖板连接。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硅基负极方壳电池的技术方案,壳体中设置有包裹有封装膜的硅氧电芯组件,当化成过程中硅氧电芯发生膨胀时,可通过压制电芯组件防止电芯组件膨胀,进而解决方壳电池的膨胀变形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制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硅基负极方壳电池的制备方法及电池。
背景技术
随着锂离子电池的广泛商业化使用,尤其是在新能源汽车上的使用,对于锂离子电池的安全问题受到广泛关注,其中,电池内部的热失控是导致锂离子电池出现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而电池受到外力挤压又是发生热失控的主要诱因之一。
方壳电池作为锂离子电池中目前商业应用最广泛的一种类型,由于其具有金属外壳,在一定程度上可有效防御外力挤压,有利于提升电池的安全性能,但现有的方壳铝壳电池存在能量密度不高的问题,导致新能源汽车的续航能力差的问题。
硅基材料由于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将硅基材料用于方壳铝壳电池可有效提高方壳电池的能量密度,但是由于硅基材料热膨胀系数较大,硅基负极在首次充放电过程中会产生明显的膨胀,影响电池的适用安全。
相关技术中,针对软包电池的膨胀问题,在软包电池的上侧设置夹板,通过气缸对上夹板施加压力,并能够根据压力监测装置反馈的软包电池和上夹板之间的压力信息,调节气缸使软包电池和上夹板之间的压力保持不变,进行预紧力的测试,以准确的测试软包电池的预紧力,从而有效减缓软包电池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膨胀,使电池在寿命期内使用性能得到提升。然而对于硅基负极方壳电池,由于电池的壳体为刚性结构,无法通过压制电池抑制电芯膨胀,导致硅基负极方壳电池中存在明显的电芯膨胀问题,后续存在负极材料膨胀导致的粉料掉落,导致电池发生自放电甚至短路。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硅基负极方壳电池的制备方法及电池。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硅基负极方壳电池的制备方法,包括:
利用封装膜对硅基负极电芯进行顶封、侧封,并向封装膜内注入电解液;
对注液后的所述电芯进行一次封装;
对一次封装后的所述电芯进行化成,并在化成过程中向所述电芯施加压力;
对化成后的所述电芯进行二次封装,制备成电芯组件;
将所述电芯组件设置于壳体中,并将所述电芯组件与盖板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对一次封装后的所述电芯进行化成,并在化成过程中向所述电芯施加压力,包括:
静置一次封装后的所述电芯;
向静置后的所述电芯施加压力,并进行充放电;
静置充放电后的所述电芯。
进一步地,所述向静置后的所述电芯施加压力,并进行充放电,包括:
将静置后的所述电芯用夹具夹紧,到达第一夹紧时间后静置;
将所述电芯采用夹具夹紧并加热,并进行充放电,到达第二夹紧时间后静置。
进一步地,所述将所述电芯组件设置于壳体中,并将所述电芯组件与盖板连接,包括:
将所述电芯组件焊接在所述壳体中;
将所述电芯组件与极耳连接,将所述极耳与所述盖体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清陶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清陶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46526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