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配送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2310450812.5 | 申请日: | 2023-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756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15 |
发明(设计)人: | 刘维诚;花慧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涟浪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J11/00 | 分类号: | B25J11/00;A47G23/08;A47B3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051 云南省昆明市***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配送 机器人 | ||
一种智能配送机器人,属于机器人技术领域,为了解决现有机器人在配送菜品的过程中,为了方便客人拿取菜品,菜品通常敞口放置在机器人的容纳位置,机器人不具备卫生防护性,且极易出现客人拿错菜的情况,造成现场菜品配送混乱的问题;本发明通过控制面板的指导,可避免客人拿错菜的情况,提升了现场菜品配送管理的力度;本发明通过将提升支托台逐渐顶出轮廓凹台的内侧,且提升施力件位于菜品放置腔的内底端,当菜品容纳活动箱逐渐滑移至外侧时,菜品沿着菜品放置腔向上提升,以便于客人顺利取出菜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器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配送机器人。
背景技术
菜品配送机器人通过移动功能,它可以在指定区域内行走,到达用户指定的位置,根据周围的信息避开障碍物;机器人可以在工作人员的操作下创建和编辑餐厅地图,并设置一系列餐桌目标点,当每次进入工作模式时,机器人都能知道当前位置,并自主导航到目标位置;该机器人具有语音输出功能,可以介绍菜品并提示顾客就餐;它可以通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直接控制机器人的运动和声音,也可以通过发送一系列预置指令,自动完成复杂的任务;机器人具有电量检测功能,当电量低于设定值时,可以到充电站所在位置充电。
菜品配送机器人的应用可大大节省餐饮行业的人工资源,提升菜品的上菜效率,然而现有机器人在配送菜品的过程中,为了方便客人拿取菜品,菜品通常敞口放置在机器人的容纳位置,机器人不具备卫生防护性,进一步考虑,现有菜品配送机器人虽具备指导功能,但因菜品处于敞口状态,极易出现客人拿错菜的情况,造成现场菜品配送混乱。
针对以上问题,对现有装置进行了改进,提出了一种智能配送机器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配送机器人,解决了背景技术中现有机器人在配送菜品的过程中,为了方便客人拿取菜品,菜品通常敞口放置在机器人的容纳位置,机器人不具备卫生防护性,现有菜品配送机器人虽具备指导功能,但因菜品处于敞口状态,极易出现客人拿错菜的情况,造成现场菜品配送混乱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配送机器人,包括智能容纳机箱以及设置在智能容纳机箱底部的可移动式底座,智能容纳机箱的内部分布排列有菜品容纳活动箱,菜品容纳活动箱设置有八组,八组菜品容纳活动箱的顶端设置有控制面板,智能容纳机箱的两侧表面均设置有匹配预留条板,匹配预留条板对称分布有八组,八组匹配预留条板与菜品容纳活动箱相对应,智能容纳机箱的内部设置有支托容纳架,支托容纳架的内侧设置有预留容纳腔室,预留容纳腔室与菜品容纳活动箱相匹配,菜品容纳活动箱包括与预留容纳腔室相匹配的外端板以及设置在外端板内侧的内匹配箱,内匹配箱的内部设置有菜品放置腔,菜品放置腔的内底面安装有提升组件,内匹配箱的两侧表面均设置有滑移限位侧条板,外侧滑移限位侧条板的末端安装有L型导向件,L型导向件的一端与内匹配箱的内侧底面相连接,滑移限位侧条板的表面开设有滑移长槽,滑移限位侧条板的下端设置有侧开活动长槽,内匹配箱和预留容纳腔室的内壁之间构成活动预留区,对应的菜品一一对应于菜品放置腔内侧,客人根据控制面板的指示,对应的菜品容纳活动箱相对于预留容纳腔室向外滑出,客人拿取菜品。
进一步地,外端板的外表面安装有外柄把手,外柄把手的顶端设置有敞口槽面,敞口槽面的内侧安装有网格面。
进一步地,预留容纳腔室的一侧内壁设置有第一滑接柄杆,第一滑接柄杆设置有两组,预留容纳腔室的另一侧内壁安装有第二滑接柄杆,第一滑接柄杆和第二滑接柄杆与滑移长槽相连接,两组衔接侧块上下对应分布于预留容纳腔室的内侧壁,两组衔接侧块的内表面安装有推移组件,推移组件位于活动预留区的内侧。
进一步地,一组衔接侧块的侧表面安装有第一套接杆,另一组衔接侧块的侧表面设置有第二套接杆,第一套接杆和第二套接杆纵向竖直排列,第一套接杆和第二套接杆之间设置有第一驱动盘,第一驱动盘安装有两组,两组第一驱动盘的外表面套接有牵引传送带,第一套接杆的表面套接有第一套接块,第一套接块的侧表面与L型导向件固定连接,第二套接杆的表面套接有第二套接块,一组第一驱动盘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驱动盘,第二驱动盘的表面绕接有牵拉传送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涟浪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云南涟浪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45081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