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背置围合囊片及其组成的CT机用应急方舱在审
申请号: | 202310445104.2 | 申请日: | 2023-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64735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5 |
发明(设计)人: | 蔡妙田;于珊珊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医科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6/03 | 分类号: | A61B6/03 |
代理公司: | 长春市盈创中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2215 | 代理人: | 李燕妮 |
地址: | 15008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背置围合囊片 及其 组成 ct 应急 | ||
一种背置围合囊片及其组成的CT机用应急方舱。目前CT检测过程中使用空间位置固定,且检测方式单一使得其应急性能和应对突发事件时,缺少快速变容积的展开成型性能。本发明中长条形板本体的两端分别为搭接端,长条形板本体的底面上分别一体连接有支撑构件、第一插槽和第二插槽,第一插槽和第二插槽分别设置在支撑构件的两侧,第一插槽和第二插槽的长度方向分别与长条形板本体宽度方向同向,第一插槽和第二插槽内分别对应插接有一个条状连接构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背置围合囊片及其组成的CT机用应急方舱。
背景技术
CT根据临床的需要不断地进行改进。随着临床需求的多样化,固定封闭式的CT已不能完全满足需要。许多患者病情危重,常需进行头部CT检查,但在转送患者至CT室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很多并发症,包括生理状态不稳定、诱发事件(如癫痫发作)和技术失误等导致病情恶化,进而加重继发性的脑部损伤;同时,患者离开了监护环境,在病情变化时很难提供适时的治疗措施。于是可移动的开放式CT就应运而生。移动CT(mobile CT,MCT),根据应用不同也称术中CT或床旁CT。MCT的使用根据环境不同也称术中CT或床旁CT。MCT的使用可以及时发现患者出现的各种异常情况变化,有效避免搬动患者外出检查所带来的各种风险。MCT灵活轻便,即使在狭窄的地方1人即可移动其支架,并能放直于患者床边;MCT还可以平移,因此能为躺在不可移动的桌子或床上的患者进行扫描。应用MCT进行床边检查,避免了转运患者、处理监测仪器等繁琐工作,降低了护理人员的工作负荷,但目前可移动的CT机在使用过程中缺少快速且必要的隔离防护,当应对突发情况急需快速形成相对独立的检测空间时,对于可移动的CT机来说,难以配置使用不同环境情况的独立位置和空间,缺少能够配合移动CT机的快速变容积的展开成型的相关结构。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及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背置围合囊片及其组成的CT机用应急方舱。
一种背置围合囊片,包括支撑背板和主围合囊片,支撑背板竖直设置,所述支撑背板朝向CT机本体的一侧为挂置壁,支撑背板的挂置壁中部设置有定位部,主围合囊片的高度方向与支撑背板的高度方向同向,主围合囊片的中部通过定位部与挂置壁相连接,挂置壁上设置有两组收纳部,主围合囊片的每端上设置有吸合部,主围合囊片上设置有与吸合部一一对应配合的连接部,当主围合囊片处于折叠状态时,主围合囊片通过两组收纳部收拢并贴靠在挂置壁处,每个吸合部与其对应的连接部处于连接状态;当主围合囊片处于展开状态时,每个吸合部与其对应的连接部处于分离状态,主围合囊片脱离两组收纳部展开形成配合CT机本体的围合腔。
利用具体实施方式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或十二所述的一种背置围合囊片组成的CT机用应急方舱,包括变形床体、背置围合囊片和CT机本体,背置围合囊片设置在CT机本体的背侧,变形床体设置在CT机本体的前侧;
所述背置围合囊片包括支撑背板和主围合囊片,支撑背板竖直设置,所述支撑背板朝向CT机本体的一侧为挂置壁,支撑背板的挂置壁中部设置有定位部,主围合囊片的高度方向与支撑背板的高度方向同向,主围合囊片的中部通过定位部与挂置壁相连接,挂置壁上设置有两组收纳部,主围合囊片的每端上设置有吸合部,主围合囊片上设置有与吸合部一一对应配合的连接部,当主围合囊片处于折叠状态时,主围合囊片通过两组收纳部收拢并贴靠在挂置壁处,每个吸合部与其对应的连接部处于连接状态;当主围合囊片处于展开状态时,每个吸合部与其对应的连接部处于分离状态,主围合囊片脱离两组收纳部展开形成配合CT机本体的围合腔,主围合囊片的内壁分别与CT机本体的外侧壁和变形床体的外侧壁可拆卸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医科大学,未经哈尔滨医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44510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