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骨折器械在审
申请号: | 202310442841.7 | 申请日: | 2023-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64736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5 |
发明(设计)人: | 肖展豪;王建雄;杨尊光;郑洪鹏;蔡国雄;上官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博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16 | 分类号: | A61B17/16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全先凤 |
地址: | 3610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骨折 器械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骨折器械,包括插入器、多个内杆组件、提升块、敲击杆和旋柄;插入器包括多个插入孔,每个内杆组件包括导杆和导针,导针设置在导杆的端部,每个导杆组件的导杆的高度各不相同;提升块位于插入器的一端,提升块包括多个不同深度的台阶槽,台阶槽用于与导杆配合,导针贯穿台阶槽后与插入孔配合;敲击杆被施加第一方向的力时,敲击杆敲击多个内杆组件中的其中一个;旋柄与敲击杆和提升块分别螺纹配合,旋柄被施加第一旋转力时,旋柄带动提升块和敲击杆向第二方向运动,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相反,旋柄转至目标位置时,导针被取出。本申请可以一次成形多个微骨折孔,提高孔间距的可控性,可以有序拔出器械,降低医源性骨折块随器械拔出的风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一种微骨折器械。
背景技术
随着全民健身的开展、肥胖超重人员的增多,越来越多的关节软骨受到损伤、退变缺损。由于软骨损伤很难自我修复,严重外伤或者某些手术带来的骨骼软骨损伤,需要用到辅助工具在暴露的软骨下骨骨质上破孔进行微骨折化,人体骨髓的多功能间叶干细胞就可从损伤处渗出,从而有可能生成由纤维组织、纤维软骨或者类透明软骨构成的替代性组织,修复损伤。微骨折术主要适用于股骨髁和胫骨平台负重区全层软骨缺损或髌骨和股骨滑车、距骨关节面全层软骨缺损的治疗。现有微骨折技术工具为单一锥刺状,医生需要目测骨孔间隙,逐个打孔,操作不精确,微骨折孔之间的间距可控性较低,无法保证每个骨孔方向一致,易造成医源性骨折块随器械拔出,风险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微骨折孔之间的间距、方向可控性较低,医源性骨折块随器械拔出的风险较高的问题,同时简化操作、缩短手术时间。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骨折器械,包括:
插入器,所述插入器包括多个插入孔;
多个内杆组件,每个所述内杆组件包括导杆和导针,所述导针设置在所述导杆的端部,每个所述导杆组件的导杆的高度各不相同;
提升块,所述提升块位于所述插入器的一端,所述提升块包括多个不同深度的台阶槽,所述台阶槽用于与所述导杆配合,所述导针贯穿所述台阶槽后与所述插入孔配合;
敲击杆,所述敲击杆被配置为,所述敲击杆被施加第一方向的力时,所述敲击杆敲击所述多个内杆组件中的其中一个;
旋柄,所述旋柄与所述敲击杆和所述提升块分别螺纹配合,所述旋柄被配置为,所述旋柄被施加第一旋转力时,所述旋柄带动所述提升块和所述敲击杆向第二方向运动,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所述旋柄转至目标位置时,所述导针被取出。
在一种可实施的方案中,每个所述内杆组件包括一个导杆和多个导针。
进一步的,多个所述台阶槽沿所述提升块的周向螺旋设置,多个所述台阶槽的深度沿螺旋方向依次加深。
进一步的,所述相邻两个台阶槽的深度差为第一深度阈值。
进一步的,所述敲击杆被施加第一方向的力时,对应被敲击的内杆组件的导针伸出所述插入器的端面第一距离阈值。
在一种可实施的方案中,所述第一距离阈值大于所述第一深度阈值,且所述第一距离阈值小于两倍的所述第一深度阈值。
进一步的,所述插入器远离所述提升块的一端弯折第一角度。
进一步的,所述旋柄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旋接部和第二旋接部,所述第一旋接部与所述提升块螺纹配合,所述第二旋接部与所述敲击杆螺纹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微骨折器械还包括外壳手柄和螺帽,所述外壳手柄罩设在所述第一旋接部的外部,所述螺帽罩设在所述第二旋接部的外部,所述外壳手柄与所述第一旋接部间隙设置,所述螺帽与所述第二旋接部连接,以使得在旋转所述螺帽时,同步旋转所述旋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博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大博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44284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