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苯硫醚短纤维成品质量在线检测的自动分类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310429330.1 | 申请日: | 2023-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739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3 |
发明(设计)人: | 李学光;高建平;任冰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明化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7C5/34 | 分类号: | B07C5/34;B07C5/36;B07C5/02;B07C5/38 |
代理公司: | 北京圣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18 | 代理人: | 李春 |
地址: | 2500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苯硫醚 短纤维 成品 质量 在线 检测 自动 分类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苯硫醚短纤维成品质量在线检测的自动分类装置,包括检测单元、分离单元和输送单元,检测单元的第一检测器位于进料口和输送单元的切断机之间,切断机通过第一下料管与第二检测器连通,第二检测器通过第二下料管与分离单元的第一换向阀一侧连通,第一换向阀另两侧分别与第二换向阀一侧和第一打包箱连通,第二换向阀另两侧分别与第三换向阀一侧和第二打包箱连通,第三换向阀另两侧分别与第三打包箱和第四打包箱连通,切断机侧壁设有控制器。本发明采用上述结构的一种聚苯硫醚短纤维成品质量在线检测的自动分类装置,对聚苯硫醚短纤维生产过程进行在线检测,无需停机即可将含有不同杂质聚苯硫醚短纤维进行分离打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聚苯硫醚短纤维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聚苯硫醚短纤维成品质量在线检测的自动分类装置。
背景技术
聚苯硫醚(Polyphenylene Sulfide,PPS),可用于生产的聚苯硫醚短切纤维。聚苯硫醚纤维由美国菲利浦(Philip)石油公司首先研制成功,1979年研制出纤维级的PPS树脂,1983年PPS纤维工业化。由于聚苯硫醚纤维具有优良的使用性能,日本东丽、东洋纺、帝人等国外发达国家的公司也相继开发和生产出聚苯硫醚纤维。为打破国外长期垄断,经过863计划攻关,2005年才实现了国产化生产。
高性能聚苯硫醚是新型高性能热塑性树脂,由于其具有较好的纺织加工性能和优良的耐化学性、热稳定性、耐高温性和阻燃,因而在环境保护、烟道除尘和化学工业高温过滤及航空航天等领域中被广泛应用,如热电厂燃煤锅炉、垃圾焚烧等高温烟道过滤袋、造纸及化学工业中的耐腐蚀滤布、电气工业中的干燥带、针刺毡;新能源电池隔膜、特殊电缆包复层;宇航工业中的阻燃织物等等。因其应用十分广泛,所以全球市场需求持续增长,特别是近几年来,全球研发生产快速扩张。
由于聚苯硫醚纤维原料树脂合成的特殊性,原料中含有一定量的低分子等物质,对纤维纺丝牵伸成形有一定的影响。往往在生产中会引起聚苯硫醚纤维中含有硬丝、超倍长纤维、断刀金属物等,不及时清理,这会严重影响后续加工或者无法正常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聚苯硫醚短纤维成品质量在线检测的自动分类装置,对聚苯硫醚短纤维生产过程进行在线检测,将含有不同杂质聚苯硫醚短纤维进行分离打包,便于后续操作,工作效率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聚苯硫醚短纤维成品质量在线检测的自动分类装置,包括检测单元、分离单元和输送单元,所述检测单元的第一检测器位于进料口和所述输送单元的切断机之间,所述切断机通过第一下料管与第二检测器连通,所述第二检测器通过第二下料管与所述分离单元的第一换向阀一侧连通,所述第一换向阀另两侧分别与第二换向阀一侧和第一打包箱连通,所述第二换向阀另两侧分别与第三换向阀一侧和第二打包箱连通,所述第三换向阀另两侧分别与第三打包箱和第四打包箱连通,所述切断机侧壁设有控制器。
优选的,所述第一检测器为硬丝和超倍长丝束检测器,所述第二检测器为金属检测器。
优选的,所述进料口与所述第一下料管之间的夹角为90°,所述第二下料管远离所述第一换向阀的一侧设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与风机连通。
优选的,所述第一换向阀、所述第二换向阀和所述第三换向阀均为三通下料阀。
优选的,所述第一打包箱内为正常的聚苯硫醚短纤维,所述第二打包箱内为含金属的聚苯硫醚短纤维,所述第三打包箱内为含超倍长丝束的聚苯硫醚短纤维,所述第四打包箱内为含硬丝的聚苯硫醚短纤维。
因此,本发明采用上述结构的一种聚苯硫醚短纤维成品质量在线检测的自动分类装置,其有益效果为:
1、对聚苯硫醚短纤维生产过程进行在线检测,将含有不同杂质聚苯硫醚短纤维进行分离打包,便于后续操作;
2、无需停机即可实现对聚苯硫醚短纤维的分离打包,提高工作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明化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明化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42933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