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屋面抗风泄压天窗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310414981.3 | 申请日: | 2023-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65565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8 |
发明(设计)人: | 郑志涛;邓红亮;李闯;李昕;沈文兵;李胜;章程;施旭光;谢福美;孙凯;程勋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7/18 | 分类号: | E04B7/18;E04D13/03;E04D13/035;E04D13/04;E04D13/16;E04D13/147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浩智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4 | 代理人: | 叶濛濛 |
地址: | 4100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屋面 抗风泄压 天窗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屋面抗风泄压天窗,包括有安装在屋面上的天窗,所述天窗的四个拐角位置设置有泄压调节装置;所述泄压调节装置包括有内套杆和外套筒,其中内套杆顶部通过方管与天窗连接,外套筒的底部与屋面固定,所述内套杆底部滑动连接在外套筒内,外套筒上开设泄压孔。本申请套筒泄压组件能有效应对较强风荷载导致的承载力过大而引发的屋脊处变形问题,当产生的负风压超过泄压装置设定的压力时,泄压调节装置开启泄压,待泄压完成后弹性件产生回拉作用,及时关闭泄压调节装置;当产生的负风压低于泄压装置设定的压力时,天窗可能已经产生破坏,此时弹性件弹起泄压装置,并开启泄压调节装置进行泄压,保证屋脊处天窗具有良好的承载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屋面天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屋面抗风泄压天窗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金属屋面板具有轻质、高强、耐腐、美观等优点,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高铁站台、会展中心、体育场馆等大型建筑领域。而天窗作为金属屋面的一个关键部分,其抗风防渗功能是重中之重。
屋盖表面风压特性分布主要受结构自身特征湍流的影响,在屋面最高点气流发生分离,负压较大。对不同方向的屋面风压分布进行相关模拟。同时,现行《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中也表明屋面最高点处负压较大,如图8所示。相较平屋面和坡屋面天窗,屋脊处天窗受力状态复杂,极易因负风压效应导致该处天窗稳定较差,难以抵抗较强风荷载的影响,产生变形和渗漏等问题。
而目前市面上一般没有针对屋面所承受的风压进行相应的抗风泄压处理,大部分是在屋脊上增加加固结构,比如公告号为CN214169604U,专利名称为一种金属屋面抗风防雪屋脊结构的现有专利文献中,具体公开了“在相对的两个屋面上层金属压型钢板上分别固定有屋脊堵头;屋脊堵头的形状与屋面上层金属压型钢板的坡谷形状匹配,屋脊堵头与屋面上层金属压型钢板上表面的坡峰处连接;屋脊堵头与屋面上层金属压型钢板上表面的坡谷处连接固定,接缝处设置有首尾相对的丁基胶带,两道丁基胶带之间设置有间隙。利用特制形状的屋脊堵头和金属外脊瓦、特殊的丁基胶带铺设方式和独特的连接方式,使整个金属屋面的屋脊结构更加牢固,能够有效解决轻微漏风漏雪问题”,上述专利文献主要采用特殊的丁基胶带铺设方式和独特的连接方式,使整个金属屋面的屋脊结构更加牢固,解决较为轻微的漏风漏雪问题,但是上述专利文献的记载如果面对暴风暴雪天气时,就难以抵抗风荷载作用引发屋脊处天窗变形。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如何解决目前屋面天窗容易受风压影响造成破损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屋面抗风泄压天窗,包括有安装在屋面上的天窗,所述天窗的四个拐角位置设置有泄压调节装置,且天窗上还设有压力传感器;
所述泄压调节装置包括有内套杆和外套筒,其中内套杆顶部与方管连接,外套筒的底部与屋面固定,所述内套杆底部滑动连接在外套筒内,外套筒上开设泄压孔,其中外套筒的上部通过弹性件与方管连接,所述方管的顶部与天窗固定。
本申请通过在天窗四个拐角位置设置可滑动式套筒泄压组件,套筒泄压组件能有效应对较强风荷载导致的承载力过大而引发的屋脊处变形问题,同时在外套筒上设有泄压孔,引入弹性件,同时与压力传感器配合,当产生的负风压超过泄压装置设定的压力时,泄压调节装置开启泄压,待泄压完成后弹性件产生回拉作用,及时关闭泄压调节装置;当产生的负风压低于泄压装置设定的压力时,天窗可能已经产生破坏,此时弹性件弹起泄压装置,并开启泄压调节装置进行泄压,保证屋脊处天窗具有良好的承载性能。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泄压调节装置还包括有单板和支撑板,所述单板的一端通过支撑板连接到方管,方管设在天窗的侧边。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内套杆与外套筒接触位置还设有垫片,垫片固定在外套筒内壁上,且垫片位于泄压孔的下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41498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导航播报的设置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 下一篇:一种双流道式往复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