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稳定性离子聚合物抗静电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409835.1 | 申请日: | 2023-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649618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8 |
发明(设计)人: | 汪锋平;郑晓虎;柳岸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临安德昌静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311/09 | 分类号: | C07C311/09;C08K5/42;C07C303/38;C07C303/40;C07C303/32;C07C309/07;C09K3/16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叶泳琪 |
地址: | 310026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稳定性 离子 聚合物 抗静电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高稳定性离子聚合物抗静电剂及其制备方法,该高稳定性离子聚合物抗静电剂为酰胺羟丙基磺基甜菜碱型两性离子聚合物,所述酰胺羟丙基磺基甜菜碱型两性离子聚合物包含有氟碳链段和金属离子。酰胺羟丙基磺基甜菜碱型两性离子聚合物与高分子聚合物相容性好、氟碳链段形成的空间屏障和强键能与金属离子的热保护作用使得高稳定性离子聚合物抗静电剂具有高化学稳定性和高耐热稳定性,不易在高温下分解,不易迁移析出。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抗静电剂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高稳定性离子聚合物抗静电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塑料制品凭借易加工、质量轻、电绝缘性高等优异特性,被广泛应用于电子电器的各个部件当中。但由于优异的电绝缘性,塑料制品与其他物品摩擦时就会产生静电积累且不易消除,静电的长时间积累会导致静电吸附、尘埃积聚、火化放电等。而添加抗静电剂是有效消除静电积累的方法之一。
抗静电剂分为离子型和非离子型。离子型抗静电剂添加量少,抗静电效果好,其中两性型离子抗静电剂中阳离子与阴离子能够配合使用,对聚合物有更强的附着力,抗静电性更加优异。但是离子型抗静电剂热稳定差,耐热性不好,塑料的高挤出温度下易分解,并且与高分子聚合物合成后易迁移到聚合物表面,造成外观不良,也逐渐失去抗静电效果。
发明内容
为解决离子型抗静电剂的热稳定差、高温易分解、聚合后易迁移到聚合物表面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高稳定性离子聚合物抗静电剂及其制备方法。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高稳定性离子聚合物抗静电剂,所述高稳定性离子聚合物抗静电剂为酰胺羟丙基磺基甜菜碱型两性离子聚合物,所述酰胺羟丙基磺基甜菜碱型两性离子聚合物包含有氟碳链段和金属离子且分子结构如下所示:
其中n取2~8,X指金属离子。
更优选的,n取7。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酰胺羟丙基磺基甜菜碱型两性离子聚合物作为两性型抗静电剂,既具有阳离子活性剂的作用,又具有阴离子活性剂的作用,与高分子材料有较好的相容性,能够保持电中性,在加工过程中易分散均匀,从而使得酰胺羟丙基磺基甜菜碱型两性离子聚合物作为抗静电剂不易发生析出等现象。
在酰胺羟丙基磺基甜菜碱型两性离子聚合物中引入氟碳链段,用以替换原碳氢链段,氟碳链段可以在高分子聚合物的表面形成摩擦因数很低的全氟烃基链定向排列层,极大程度上减少摩擦过程中产生的静电,同时碳氟键比碳氢键具有较大的键能,氟原子的范德华半径比氢原子的范德华半径大,碳骨架也被氟原子严密包裹,所形成的空间屏障使其难以与化学活性物质发生相互作用,具有高稳定性。强键能也使得在聚合物加工温度下,氟碳链仍能保持稳定,从而使酰胺羟丙基磺基甜菜碱型两性离子聚合物具有高化学稳定性和高耐热稳定性。
金属离子与磺酸基配合,双重的导电作用让酰胺羟丙基磺基甜菜碱型两性离子聚合物具有更好的抗静电作用,与此同时,金属离子的加入也提高了抗静电剂的高温抗氧化能力,起到了对抗静电剂的热保护作用,从而提高了抗静电剂的热稳定性,在高温下不易分解。
优选的,以质量份数计,所述酰胺羟丙基磺基甜菜碱型两性离子聚合物的原料包括:N-[3-(二甲氨基)-丙基]全氟烷基磺酰胺13~16份、3-氯-2羟基丙烷磺酸化合物5~7份、碱性催化剂0.5~1.5份。
优选的,溶剂为无水乙醇、丙酮、甲醇中的一种。
优选的,所述碱性催化剂包括氢氧化钠、碳酸氢钠中的一种。
优选的,所述3-氯-2羟基丙烷磺酸化合物的制备步骤如下:在水溶液中加入3-氯-2羟基丙烷磺酸钠和强碱型物质,升高溶液温度至50~70℃,搅拌反应0.5~2h,在反应后的溶液中添加可溶性金属盐,保持溶液温度为50~70℃,继续搅拌混合,反应4~6h,再经过洗涤、抽滤、烘干、研磨得3-氯-2羟基丙烷磺酸化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临安德昌静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临安德昌静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40983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