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铝合金电池托盘的焊接装配装置和焊接装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310408907.0 | 申请日: | 2023-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408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8 |
发明(设计)人: | 童辉;虞送保;李辉;胡芳;吉中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祥晋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7/00 | 分类号: | B23K37/00;B23K31/02;B23K37/04;B23K103/10 |
代理公司: | 浙江中桓凯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376 | 代理人: | 谢英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铝合金 电池 托盘 焊接 装配 装置 方法 | ||
1.一种铝合金电池托盘的焊接装配装置,所述铝合金电池托盘用于安装至电动汽车的底架,所述铝合金电池托盘包括围框架和安装至所述围框架的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装配装置包括:
容纳框架,所述容纳框架的一端为开口设置;
组合平台,所述组合平台通过所述开口设于所述容纳框架的第一容纳空间内,且所述组合平台包括用于预热设于其上的所述围框架的加热组件;
压板件,所述压板件用于将所述底板按压至所述围框架上,且所述压板件的第一外轮廓尺寸与所述围框架的第二外轮廓尺寸满足第一比例系数,所述第一外轮廓尺寸小于所述第二外轮廓尺寸;
偏差传感组件,所述偏差传感组件围绕所述围框架的第二外轮廓滑动设置,所述偏差传感组件用于检测与所述第二外轮廓之间形成的第二距离,以及检测与所述压板件的第一外轮廓之间形成的第一距离;
第一调节组件,所述第一调节组件设置于所述容纳框架相对设置的两侧的外部,且所述第一调节组件通过与所述压板件上的配合孔连接以调节所述压板件在所述底板上移动;
第一定位组件,所述第一定位组件用于将所述压板件定位至所述底板;
焊接机械手,所述焊接机械手用于对由所述底板与所述围框架配合形成的配合间隙执行焊接动作;
其中,当所述焊接装配装置与所述围框架和所述底板配合时,若是所述偏差传感组件在移动过程中所获取的所述第一距离的第一变化值和获取的所述第二距离的第二变化值之间满足所述第一比例系数,则所述焊接机械手进入焊接状态,所述焊接机械手对形成至所述围框架和所述压板件之间的焊接区域上的所述配合间隙执行所述焊接动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焊接装配装置,所述焊接装配装置通过与电源系统电连接用于为加热组件供电,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热组件设有多根电加热条,所述多根电加热条中的任一者与所述电源系统之间电连接的电路为第一电路,剩余的所述多根电加热条中的另一者与所述电源系统之间电连接的电路为第二电路,所述第一电路与所述第二电路并联设置;所述组合平台包括:
第一放置平台,所述第一放置平台朝向所述开口的一端设有多个相互之间等间距设置的第一安装槽,且所述第一安装槽与所述电加热条一一对应配合;
第二支撑平台,所述第二支撑平台叠放至所述第一放置平台,且所述第二支撑平台以封盖多个所述第一安装槽;
其中,所述电加热条为长条状结构或弧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焊接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轮廓尺寸对应至所述压板件的外轮廓线条中至少包括一条第一外边直线;所述第二外轮廓尺寸对应至所述围框架的外轮廓线条中至少包括一条第二外边直线,所述第一外边直线与所述第二外边直线对应设置;所述偏差传感组件包括:
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安装至所述容纳框架的外部,且所述安装座与所述容纳框架之间形成第一间距;
摆动部,所述摆动部转动连接至所述安装座的端部,且所述摆动部对应所述第一外边直线和所述第二外边直线的长度方向往复摆动;
第一传感器,所述第一传感器连接至所述摆动部的第一高度安装位,且所述第一传感器的信号发射口朝向所述第一外边直线设置;
第二传感器,所述第二传感器连接至所述摆动部的第二高度安装位,且所述第二传感器的信号发射口朝向所述第二外边直线设置;
其中,所述第一传感器和所述第二传感器通过所述摆动部以实现同向且同步摆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焊接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孔包括第一配合孔和第二配合孔,所述第一配合孔的所在圆心与所述第二配合孔的所在圆心之间的连线与所述第一外边直线或所述第二外边直线成第一夹角设置;所述第一调节组件包括:
第一机械手组件,所述第一机械手组件设于所述组合平台的一端,且所述第一机械手组件设有与所述第一配合孔连接的第一配合杆件;
第二机械手组件,所述第二机械手组件设于所述组合平台的另一端,且所述第二机械手组件设有与所述第二配合孔连接的第二配合杆件;
其中,当所述压板件设于所述围框架时,所述第一机械手组件和所述第二机械手组件分别通过与所述第一配合孔和所述第二配合孔的牵拉以使所述第一外边直线与所述第二外边直线相互平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祥晋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祥晋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40890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