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油污处理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310404108.6 | 申请日: | 2023-04-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4252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4 |
| 发明(设计)人: | 陈俊艺;杨旭辉;郑艺平;林毅民;江剑;陈永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漳州环境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1/40 | 分类号: | C02F1/40;B01D17/02;B01D33/01;B01D33/80;B01D33/46;C02F101/3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63005 福建省漳州市龙文***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污 处理 装置 | ||
本申请涉及油污处理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油污处理装置,包括移动小车及清理机构,清理机构活动设置在移动小车上,清理机构包含电动滑轨、移动架、网框及储料箱,移动架滑移在电动滑轨上沿直线移动,移动架上竖直设置有限位臂,限位臂内活动设置有移动杆,网框转动连接在移动杆上,移动杆上设置有用于控制网框转动角度的第一驱动件,当第一驱动件带动网框与电动滑轨相互垂直时,移动架控制网框向前推移实现油污的清理收纳。基于此,本申请整体清理过程能够将一定厚度的胶状油污进行有效的快速清除,能够替代传统的吸油管作业方式带来的弊端,整体实用性强,具有较大的市场推广价值。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油污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油污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隔油池是利用污水中悬浮物和水的比重不同而达到分离的目的,隔油池的构造多采用平流式,含油废水通过配水槽进入平面为矩形的隔油池,沿水平方向缓慢流动,在流动中有油污上浮水面。
隔油池内部的油污在长时间未清理后一般容易形成聚集式的胶状漂浮在水面上,随着长期积累,油污的厚度堆积到一定程度后造成流动性差。当需要清理油污时,一般采用常规的吸油管伸入隔油池的表面将油污进行抽吸,因此时的油污厚度较大呈胶状,不具备流淌性,过程不易抽吸、吸附效果差。因此,需要进一步改善。
发明内容
为了改善油污厚度较大呈胶状,采用吸油管不易抽吸、吸附效果差的问题,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油污处理装置。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油污处理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油污处理装置,包含移动小车及清理机构,清理机构活动设置在移动小车上,清理机构包含电动滑轨、移动架、网框及储料箱,移动架滑移在电动滑轨上沿直线移动,移动架上竖直设置有限位臂,限位臂内活动设置有移动杆,网框转动连接在移动杆上,移动杆上设置有用于控制网框转动角度的第一驱动件,当第一驱动件带动网框与电动滑轨相互垂直时,移动架控制网框向前推移实现油污的清理收纳;当油污清理收纳完成后,第一驱动件带动网框与电动滑轨相互平行,使得油污储存在网框内不易溢出;储料箱与移动架固定连接,且位于网框的一侧,网框上设置有排料口,排料口与储料箱匹配对应,移动架上还设置有推料装置,推料装置包含固定座及第二驱动件,固定座与移动架相连接,第二驱动件安装在固定座上,第二驱动件伸入至网框内将油污由排料口推入至储料箱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移动小车将清理机构位移至隔油池处,第一驱动件向后伸缩带动网框转动角度与电动滑轨相互垂直,便于移动架推动网框实现将隔油池表面的油污进行捞出,油污捞出后第一驱动件向前伸缩带动网框转动角度与电动滑轨相互平行,使得油污在网框内不易溢出。而后第二驱动件伸入至网框内将油污从排料口推入至储料箱内,实现油污的清理过程。整体清理过程能够将一定厚度的胶状油污进行有效的快速清除,能够替代传统的吸油管作业方式带来的弊端。
可选的,清理装置上设置有平行齿条,平行齿条与移动小车滑移连接,移动小车上设置有第三驱动件,第三驱动件的驱动端上设置有齿轮,齿轮与平行齿条啮合,当第三驱动件旋转时,通过齿轮带动平行齿条上下升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三驱动件带动齿轮旋转,齿轮旋转时带动平行齿条沿移动小车上下升降,实现控制清理装置整体升高或降低,便于实际应用工况使用。
可选的,移动架位于移动杆的顶部设置有第四驱动件,第四驱动件的驱动端与移动杆相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四驱动件带动移动杆沿限位臂进行上下升降,便于根据实际的隔油池深度进行调节网框的作业高度,更好的实现油污的清理。
可选的,移动杆朝向网框的端部设置有固定条,网框与固定条转动连接,网框与移动杆之间形成有间距。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固定条使得网框与移动杆之间存在一定的间距离,便于第一驱动件带动网框进行角度调整,以适配移动架推动网框进行除污作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漳州环境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漳州环境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40410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