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三维深度偏移数据的校正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310402013.0 | 申请日: | 2023-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64138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1 |
发明(设计)人: | 田立新;彭文绪;曹树春;汪轩;曹向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海石油国际能源服务(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V1/36 | 分类号: | G01V1/36;G01V1/30;G01V1/4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黄立伟 |
地址: | 100027 北京市东城***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维 深度 偏移 数据 校正 方法 装置 电子设备 以及 介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维深度偏移数据的校正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介质。该方法包括:根据待校正三维深度偏移数据,确定倾斜平点和水平平点;对倾斜平点确定垂直伪井对,并确定垂直伪井对的伪井分层数据,以及,对水平平点确定垂直伪井,并确定垂直伪井的伪井分层数据;根据倾斜平点的垂直伪井对的伪井分层数据、水平平点的垂直伪井的伪井分层数据,以及地震层位数据,确定全区伪井误差校正量;根据全区伪井误差校正量,对待校正三维深度偏移数据进行校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够提高三维深度偏移数据的深度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气地球物理勘探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三维深度偏移数据的校正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介质。
背景技术
三维叠前深度偏移技术通过在三维立体空间建立速度-深度模型,并用克希霍夫积分法进行深度域的偏移处理,以使三维地震数据体反演为三维立体空间深度域地层分布形态的地质构造数据体。三维深度偏移数据已成为大多数油田勘探和开发的基础地震数据。
随着油田开发的不断深入,油田开发人员需要对剩余油的挖潜和加密井的部署问题进行研究,而剩余油挖潜和加密井部署的研究极大地依赖于高精度的地震资料。但是,由于受限于偏移速度的精准度,三维深度偏移数据的深度往往与真实地下深度存在误差,三维深度偏移数据的深度精度已经逐渐难以满足开发任务的需要。目前亟需一种针对三维深度偏移数据的深度校正方法,以提高剩余油预测和钻探的成功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三维深度偏移数据的校正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介质,以实现提高三维深度偏移数据的深度精度。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三维深度偏移数据的校正方法,该方法包括:
根据待校正三维深度偏移数据,确定倾斜平点和水平平点;
对倾斜平点确定垂直伪井对,并确定垂直伪井对的伪井分层数据,以及,对水平平点确定垂直伪井,并确定垂直伪井的伪井分层数据;
根据倾斜平点的垂直伪井对的伪井分层数据、水平平点的垂直伪井的伪井分层数据,以及地震层位数据,确定全区伪井误差校正量;
根据全区伪井误差校正量,对待校正三维深度偏移数据进行校正。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三维深度偏移数据的校正装置,该装置包括:
平点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待校正三维深度偏移数据,确定倾斜平点和水平平点;
伪井分层数据确定模块,用于对倾斜平点确定垂直伪井对,并确定垂直伪井对的伪井分层数据,以及,对水平平点确定垂直伪井,并确定垂直伪井的伪井分层数据;
全区伪井误差校正量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倾斜平点的垂直伪井对的伪井分层数据、水平平点的垂直伪井的伪井分层数据,以及地震层位数据,确定全区伪井误差校正量;
数据校正模块,用于根据全区伪井误差校正量,对待校正三维深度偏移数据进行校正。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本发明实施例中任一所述的三维深度偏移数据的校正方法。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由计算机处理器执行时用于执行如本发明实施例中任一所述的三维深度偏移数据的校正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海石油国际能源服务(北京)有限公司,未经中海石油国际能源服务(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40201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