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自动排液的双转子复合式气液分离器在审
| 申请号: | 202310393942.X | 申请日: | 2023-04-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72139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3 |
| 发明(设计)人: | 赵美琪;张浩;李传财;李金琼;樊晓羽;王维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永红航空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45/14 | 分类号: | B01D45/14;B01D45/18;B01D45/08;B01D45/02 |
| 代理公司: | 贵州派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2114 | 代理人: | 张祥军 |
| 地址: | 550009 贵州省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转子 复合 式气液 分离器 | ||
1.一种可自动排液的双转子复合式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内筒(3),所述内筒(3)的内部至少包括第一离心式分离除液区和第二离心分离式除液区,第一离心式分离除液区和第二离心分离式除液区为两条直线延伸的、圆形截面的通道,通道的轴向第一端形成了进气口,通道的轴向第二端形成了出口,出口附近区域开有第一出液孔,第一出液孔分布在通道的周向表面上,第一离心式分离除液区和第二离心分离式除液区平行于内筒(3)的轴线且关于内筒(3)的轴线中心对称布置;
支撑组件(1),所述支撑组件(1)至少设置在内筒(3)中第一离心式分离除液区和第二离心分离式除液区的进气口处;
转子(2),所述转子(2)包括完全相同的第一转子和第二转子,其中第一转子设置在第一离心式分离除液区内且第一转子的转轴平行于内筒(3)的轴线,第二转子设置在第二离心式分离除液区内且第二转子的转轴平行于内筒(3)的轴线,第一转子和第二转子到各自进气口的轴向距离相等;
挡液环(4)和容水壳体,所述挡液环(4)分别设置在第一离心式分离除液区和第二离心分离式除液区的出口处且与第一出液孔所在空间区域同轴,挡液环(4)上开有第二出液孔,第二出液孔到转子(2)旋转中心的距离大于第一出液孔到转子(2)旋转中心的距离,所述容水壳体位于第一离心式分离除液区和第二离心分离式除液区外侧,使得第一出液孔和第二出液孔均位于容水壳体的内腔中,容水壳体上开有排液口;
外筒(5),所述外筒(5)包括第一筒体段、第二筒体段和第三筒体段,第一筒体段插入内筒(3)的出口,且与第一离心式分离除液区和第二离心分离式除液区同轴连通,第一筒体段的外表面与挡液环(4)、至少一部分出液孔所在空间区域之间形成环形通道,第二筒体段与第一筒体段连通,且第二筒体段的内径大于第一筒体段的内径,第二筒体段的内部空腔形成重力分离腔,第二筒体段与第三筒体段连通,且第三筒体段的内径小于第二筒体段的内径,第三筒体段与第二筒体段交界处设置有挡板(6),第二筒体段上开有排液口,第三筒体段上开有排气口(7);
排液装置(9),所述排液装置(9)设置在内筒(3)和容水壳体外侧,排液装置(9)包括舱室、排液管嘴(10)和浮块(8),舱室的内腔与容水壳体的排液口以及排液管嘴(10)连通,浮块(8)的一端插接在排液管嘴(10)与舱室内腔的连通通道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自动排液的双转子复合式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3)包括沿着内筒(3)轴线方向依次连接的前筒和后筒,前筒和后筒通过氩弧焊连接为一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自动排液的双转子复合式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1)包括位于第一离心式分离除液区和第二离心分离式除液区进气口处的第一支撑板,以及位于内筒(3)中第一离心式分离除液区和第二离心分离式除液区之间的第二支撑板,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之间通过连接板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自动排液的双转子复合式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2)设置在第一离心式分离除液区和第二离心分离式除液区轴向长度的1/2位置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自动排液的双转子复合式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2)为导叶式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自动排液的双转子复合式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口(7)有多个,分别与多路不同的空气出口管路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永红航空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贵州永红航空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393942.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