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风力摩擦发电净化空气的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310388145.2 | 申请日: | 2023-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63280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7 |
发明(设计)人: | 朱兴龙;朱峰;朱各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越日兴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L9/22 | 分类号: | A61L9/22;F03D9/25;F03D9/32;B60H3/06 |
代理公司: | 广东柏权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898 | 代理人: | 周芸芸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风力 摩擦 发电 净化 空气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风力摩擦发电净化空气的装置,涉及空气净化技术领域,包括壳体,壳体通过卡扣组件安装于汽车空调出风口上,壳体内安装有风力发电组件、离子发生器和控制电路,风力发电组件连接控制电路的电源输入端,离子发生器连接控制电路的电源输出端,且风力发电组件、离子发生器沿风的运行方向依次设置。本发明通过设置风力发电组件,可以将汽车空调出风口吹出的风通过机械能转换为电能,从而为离子发生器供电,使得离子发生器通电工作,可以有效净化车内空气,同时有效节约电能,且不占用汽车USB接口,有效提高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气净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利用风力摩擦发电净化空气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生活中的PM2.5的物理性污染、二手烟尘,装修好的房子的甲醛、苯、二甲苯、氨化物等,汽车里的有害气体甲醛、苯、二甲苯等无机气体,就连煎炒、烹饪、排出来的油烟等很多生活中相关的排放都对人体有害。离子发生器可以产生负氧离子,有效降低PM2.5对人体的危害;
公开号为CN 104057806 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太阳能车载离子净化机,包括离子发生器和壳体,离子发生器位于壳体内,还包括太阳能电板、车载插头、风扇和控制电路,车载插头连接控制电路的第一电源输入端,太阳能电板连接控制电路的第二电源输入端,离子发生器连接控制电路的第一电源输出端,控制电路位于壳体的内部;离子发生器包括放电针,放电针为钢针;壳体设置有出针孔,放电针从出针孔穿出;风扇的扇叶位于出针孔的上部,风扇连接控制电路。
但是上述专利在使用时,车载离子净化机需要与汽车的USB接口相连,从而占用一个USB接口,其次,即使该净化机能够通过太阳能电板带来的电力驱动,也存在一个使用时长较短的问题,依旧需要通电来使得净化机工作,使用较为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风力摩擦发电净化空气的装置,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风力摩擦发电净化空气的装置包括壳体,壳体通过卡扣组件安装于汽车空调出风口上,壳体内安装有风力发电组件、离子发生器和控制电路,风力发电组件连接控制电路的电源输入端,离子发生器连接控制电路的电源输出端,且风力发电组件、离子发生器沿空调出风口的出风方向依次设置。
优选的,壳体包括前壳体和后壳体,前壳体和后壳体可拆卸连接;前壳体上开设有两个左右对称的第一通孔,前壳体上还开设有若干第二通孔,第二通孔呈环形分布于第一通孔周侧。
优选的,壳体内还安装有辅助组件,辅助组件包括第一过滤网,壳体后侧壁上设有开口,开口处安装有第一过滤网,第一过滤网前侧还设有第二过滤网,第二过滤网与壳体左右两侧内壁滑动连接,壳体左右两侧内壁上还对称固定设有挡块,第二过滤网前侧固定设有两个左右对称的第一连杆,第一连杆穿过挡块,且第一连杆与挡块穿过位置滑动连接,第一连杆前端还固定设有第二连杆。
优选的,第二连杆前端固定设有第三连杆,第三连杆前端固定设有第一齿条,壳体还设有两个左右对称的齿轮,齿轮中央设置有转动轴,转动轴与壳体上下侧内壁转动连接,转动轴上固定设有卷簧,齿轮安装在卷簧周侧,且第一齿条与齿轮啮合连接,壳体左右两侧均开设有第三通孔,第三通孔内滑动设有第一连板,第一连板相互远离的一端固定设有移动杆,移动杆后端固定设有夹持杆,第一连板上安装有两个上下分设的第二齿条,第一连板上设有第一通槽,第二齿条与齿轮啮合连接。
优选的,第一连板下端固定设有第二连板,第二连板相互远离的一侧固定设有第一点控按钮,壳体相互靠近的一侧内壁上固定设有第二点控按钮,壳体上表面安装有若干风扇,第二点控按钮与风扇电性连接;
壳体左右两侧壁上还开设有第二通槽,第二通槽可拆卸安装有香味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越日兴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越日兴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38814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