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碳纤维产品灌漆模具及碳纤维产品表面灌漆加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373990.2 | 申请日: | 2023-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64225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4 |
发明(设计)人: | 苗隽;杨桂响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金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C13/02 | 分类号: | B05C13/02;B05C21/00;B05C9/14;B05D3/02 |
代理公司: | 昆山中际国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11 | 代理人: | 尤天珍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碳纤维 产品 模具 表面 加工 方法 | ||
1.一种碳纤维产品灌漆模具,包括动模(1)、定模(2)和加热装置(9),所述动模能够朝向定模方向运动的设于定模一侧,加热装置分别能够给动模和定模加热,所述动模上设有动模型腔(11)、动模进料槽(12)、灌漆口(13)和动模溢料型腔(14),定模上设有定模型腔(21)、定模进料槽(22)和定模溢料型腔(23),所述动模型腔和定模型腔之间能够对接形成密封的成型腔体(3),所述定模型腔上设有能够止动定位待灌漆产品的产品定位结构,所述产品定位结构上待灌漆产品表面与动模型腔之间形成供油漆容纳的灌漆空间,动模进料槽和定模进料槽能够对接形成密封的进料流道(4),所述进料流道一端与成型腔体一端连通,进料流道另一端与灌漆口连通,所述动模溢料型腔和定模溢料型腔能够对接形成密封的溢料包(5),溢料包朝成型腔体一侧设有尺寸收缩的溢料口(51),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模上还设有动模溢料缓冲型腔(15),所述定模型腔上还设有定模溢料缓冲型腔(24),动模溢料缓冲型腔和定模溢料缓冲型腔能够对接形成密封的溢料缓冲腔体(6),所述成型腔体另一端与溢料缓冲腔体一端连通,溢料缓冲腔体另一端与溢料包的溢料口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纤维产品灌漆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料缓冲腔体一端与成型腔体另一端通过圆角的方式平缓对接,溢料缓冲腔体内成型的成型件与成型腔体的灌漆空间形成的漆膜通过圆弧平缓衔接形成一体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纤维产品灌漆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料包容积大小占灌漆空间容积大小的18%-2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纤维产品灌漆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料缓冲腔体沿油漆流动方向的宽度≥2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纤维产品灌漆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模型腔内的产品定位结构包括与待灌漆产品上定位孔一一对应的定位销(25)和位于定模型腔表面上的若干负压气孔,所述动模型腔型腔上设有与定模型腔内定位销一一对应的避让槽(16),所述定位销能够插设于待灌漆产品上定位孔和动模型腔的避让槽内,所述负压气孔与负压发生装置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纤维产品灌漆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模的动模进料槽、动模动模型腔、动模溢料缓冲型腔和动模溢料型腔共同形成的型腔外围设有动模密封槽(17),定模的定模进料槽、定模型腔、定模溢料缓冲型腔和定模溢料型腔共同形成的型腔外围设有定模密封槽(26),所述动模密封槽与定模密封槽对接形成环形空间,所述环形空间内紧密的插设有耐高温密封圈。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碳纤维产品灌漆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模和定模位于动模密封槽和定模密封槽外围还分别设有若干动模缓冲垫(18)和定模缓冲垫(27),所述动模缓冲垫和定模缓冲垫一一对应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纤维产品灌漆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模的四个角上还分别能够拆卸的设有导向套(19),定模的四个角上还分别固定设于导向柱(28),所述导向柱能够滑动的一一对应的插设于导向套内,所述动模侧壁上还固定安装有锁模连杆(7),所述锁模连杆端部能够与定模侧壁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
9.一种碳纤维产品表面灌漆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待灌漆产品固定定位于碳纤维产品灌漆模具的动模型腔内;
步骤二:加热装置给碳纤维产品灌漆模具的动模和定模进行加热;
步骤三:碳纤维产品灌漆模具动模与定模合模,通过真空注射器的注射嘴朝成型腔体内灌注油漆,油漆从灌漆口进入后沿进料流道顺序流经成型腔体内的灌漆空间和溢料缓冲腔体并最终填满溢料包;
步骤四:动模与定模保压至油漆干化定型;
步骤五:动模开模,取出灌漆完成的产品;
步骤六:将产品放在加工设备上定位,启动加工设备将连接在产品上由溢料缓冲腔体、溢料包和进料流道成型的油漆成型部切割去除。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纤维产品表面灌漆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加热装置保持动模的动模板和定模的定模板在80-90℃,步骤三中注入65±1℃的油漆,步骤四中合模保持3-5分钟,步骤六中采用激光切割的方式去除产品上多余的油漆成型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金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昆山金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37399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