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实现网源协调功能的独立一次调频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310369586.8 | 申请日: | 2023-04-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631670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4 |
发明(设计)人: | 唐培全;丁杨;张文奎;李小伟;王宝文;李永春;于腾云;徐昕光;王志远;王波;张云飞;刘英琦;朱志军;李成路;王松;马清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能沾化光伏发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24 | 分类号: | H02J3/24;H02J3/48;H02J3/50 |
代理公司: | 济南知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76 | 代理人: | 崔静 |
地址: | 256899 山东省滨***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实现 协调 功能 独立 一次 调频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实现网源协调功能的独立一次调频系统。该系统包括模拟电网建立单元、反馈参数生成单元、一次调频单元和快速调压单元。通过建立两个模拟电网,分别为第一模拟电网和第二模拟电网,并分配相同的初始状态,系统可以实时采集目标电网的运行参数,并记录第一模拟电网和第二模拟电网的反馈参数。基于第一模拟电网和第二模拟电网的反馈参数,使用预设的一次调频模型和调压模型,可以确定当前目标电网的一次调频频率、频率调节方向、频率调节方式、调压电压值、电压调节方向和电压调节方式,并对目标电网进行一次调频和快速调压,从而实现网源协调功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网调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实现网源协调功能的独立一次调频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力工业的发展,电力系统的规模和复杂度越来越高,为了提高电网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需要在电网中引入大量的新能源,如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等。然而,这些新能源的不稳定性和波动性会给电网的稳定性带来很大挑战。为了满足电网的要求,需要一种能够快速响应电网频率变化并实现频率调节的技术。现有的频率调节技术包括有功-频率控制、一次调频控制和快速调压控制等。
但现有技术存在以下缺点:
有功-频率控制:有功-频率控制是一种传统的频率控制技术,通过改变机组的有功出力来控制电网的频率。然而,这种技术只能实现较慢的频率调节,不能满足电网频率变化的快速响应需求。此外,由于该技术的控制方法较为简单,难以满足电网对于功率调节和稳定性方面的更高要求。
快速调压控制:快速调压控制是一种能够快速响应电网电压变化的技术,通过改变机组的无功出力来控制电网的电压。然而,由于该技术主要是针对电压调节,难以实现对电网频率的快速响应。此外,快速调压控制需要精确的电压测量和控制系统,需要增加系统的成本和复杂度。
传统一次调频控制:传统的一次调频控制主要通过改变机组的励磁电流来调节发电机的转速,进而控制电网频率。然而,该技术存在着调节响应速度慢、调节范围小、控制精度低等缺点,难以满足电网频率变化的快速响应和精确控制的要求。
综上所述,现有的电网频率控制技术存在着一些缺点,限制了它们的应用范围和性能表现。因此,需要一种新的频率控制技术,以提高电网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并满足电网对于功率调节和稳定性方面的更高。
新的频率控制技术需要能够快速响应电网频率变化,并实现频率调节和稳定性方面的更高要求。此外,新技术需要能够适应不同场景下的变化和特殊要求,提高系统的灵活性和智能化水平。
目前,针对电网频率控制的新技术逐渐兴起,例如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频率控制技术、基于深度学习的电网频率预测和控制技术等。这些新技术可以通过多个智能传感器收集实时数据,并通过数据挖掘和分析来预测电网的运行状况,以实现快速响应电网频率变化的目标。此外,新技术还可以通过自适应算法、优化算法等技术实现精确控制和自动化控制,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效率。
然而,这些新技术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基于模型预测控制技术需要对电网进行精确建模和参数调整,否则可能导致预测误差较大,控制效果不佳;基于深度学习的电网频率预测和控制技术需要大量的训练数据和计算资源,对系统的实时性和稳定性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需要对这些新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和优化,以满足电网频率控制的实际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实现网源协调功能的独立一次调频系统,实现了网源协调功能,能够快速调整目标电网的频率和电压,保证电网的稳定运行;采用模拟电网进行仿真实验,可以减少实验成本和实验风险,提高了实验效率和准确性。同时,该系统具有灵活性和可扩展性,可以应用于不同类型的电网。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能沾化光伏发电有限公司,未经华能沾化光伏发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36958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机械式自动灭火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随身机器人的实现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