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机械式自动灭火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310369007.X | 申请日: | 2023-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716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3 |
发明(设计)人: | 吴德龙;埃德加·罗伯特·索利斯·佩雷斯;张文喜;马展晖;臧凤昕 | 申请(专利权)人: | 普泰法尔(廊坊)消防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2C31/05 | 分类号: | A62C31/05;A62C31/28;A62C37/11 |
代理公司: |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471 | 代理人: | 侯玉梅 |
地址: | 065000 河北省廊坊市固***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械式 自动 灭火 装置 | ||
1.一种机械式自动灭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出液机构、密封膜片结构以及火源探测机构,其中,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用于容纳灭火剂的腔室,所述出液机构和所述火源探测机构均设置于所述腔室内,所述火源探测机构的部分区段置于所述壳体外,所述出液机构内设置有所述密封膜片结构,外界环境温度到达设定值时所述火源探测机构能释放高压气体至所述腔室中,所述腔室内的灭火剂能在高压气体的推动下打开所述密封膜片结构以通过所述出液机构喷出至所述壳体之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式自动灭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机构包括出液组件以及与所述出液组件相连接的喷射组件,所述出液组件与所述喷射组件之间设置有所述密封膜片结构,所述腔室内的灭火剂能通过所述出液组件流入至所述喷射组件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械式自动灭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射组件包括第一喷射管路、第二喷射管路以及喷头,所述第一喷射管路和所述第二喷射管路通过连接机构与所述出液组件相连接,且所述第一喷射管路和所述第二喷射管路上均连接有所述喷头,所述喷头固设于所述壳体上,所述腔室内的灭火剂能分别通过所述第一喷射管路和所述第二喷射管路流入至对应的所述喷头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械式自动灭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喷射管路与所述连接机构之间、所述第二喷射管路与所述连接机构之间以及所述出液组件与所述连接机构之间通过焊接、螺纹或粘结的方式形成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式自动灭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壳体本体、密封端盖以及报警端盖,所述壳体本体沿其轴线方向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所述密封端盖和所述报警端盖。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机械式自动灭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端盖包括端盖本体、压力传感器、控制模块和报警模块,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端盖本体上朝向所述腔室的一侧,其中:
所述压力传感器用于将作用在其上的作用力转换为电信号并将所述电信号输出;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压力传感器电性相连,用于接收所述电信号,并根据所述电信号生成报警控制信号;所述报警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电性相连,用于接收所述报警控制信号并进行报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机械式自动灭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模块设置在手持式电子设备的内部,且所述报警模块具体包括声音报警器、震动报警器和/或灯光报警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式自动灭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火源探测机构包括主缸体,设置在主缸体上的感温触发机构、穿刺机构和出气机构,以及与主缸体水平连通的储气机构;所述主缸体具有供穿刺机构沿水平方向滑动的容纳腔,所述感温触发机构包括感温限位部和回弹组件,所述感温限位部与主缸体垂直连通,用于对主缸体锁紧限位,所述回弹组件套设在穿刺机构上,用于驱动穿刺机构刺穿储气机构的出气端;所述储气机构用于储存触发消防火灾报警系统的高压动力气体;所述出气机构与储气机构的出气端相连通,用于将高压动力气体输送至所述腔室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机械式自动灭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刺机构的穿刺端向储气机构方向延伸形成穿刺针,所述穿刺机构的限位端的外周壁沿其周向开设供感温触发机构插入的限位槽;
所述感温限位部包括固定组件、感温组件和卡销,所述固定组件具有供卡销沿竖向滑动的滑动通道,所述滑动通道与主缸体的容纳腔垂直连通,所述感温组件的上部嵌设在滑动通道内且用于支撑卡销,所述卡销与所述限位槽相匹配,用于穿刺机构。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械式自动灭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为圆柱形、方形或者矩形,所述壳体采用金属材质制成,所述第一喷射管路和所述第二喷射管路采用金属材质、塑料材质或者橡胶材质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普泰法尔(廊坊)消防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普泰法尔(廊坊)消防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369007.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