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适应气囊高压线路瓷绝缘子打磨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310367971.9 | 申请日: | 2023-04-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3301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7 |
| 发明(设计)人: | 卢自宝;安陈;丁彦霞;王国栋;郭志军;靳晶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师范大学 |
| 主分类号: | B24B19/22 | 分类号: | B24B19/22;B24B41/06;B24B47/12;B24B47/04;B24B41/04;B24B49/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41002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适应 气囊 高压 线路 绝缘子 打磨 装置 及其 控制 方法 | ||
1.一种自适应气囊高压线路瓷绝缘子打磨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包括支撑底座(1)及支撑框架(2),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底座(1)及支撑框架(2)上固定有竖直滑轨控制装置(4)以及倾斜滑轨控制装置(5),所述滑轨装置上安装有自适应气囊打磨头(3),所述支撑底座(1)和支撑框架(2)上安装有转盘固定装置(6);
所述自适应气囊打磨头(3)包含与其连接的中空金属杆(53),所述中空金属杆(53)与自适应气囊打磨头(3)上的紧固件(34)固定,所述中空金属杆(53)中间通有输气管(57),所述输气管(57)与旋转阀门口(35)连接,所述自适应气囊打磨头(3)表面由一层打磨橡胶(31)覆盖,所述自适应气囊打磨头(3)侧面安装有金属支撑骨架(32),所述金属支撑骨架(32)嵌于打磨橡胶(31)中间,所述金属支撑骨架(32)与金属固定套筒(33)一端固定,所述金属固定套筒(33)另一端与紧固件(34)固定,所述金属固定套筒(33)内部安装有气体压力传感器(37),所述金属固定套筒(33)内留有与旋转阀门口(35)相连的气体通道(36);
所述竖直滑轨控制装置(4)固定在支撑底座(1)和支持框架(2)上,所述竖直滑轨控制装置(4)上固定有固定框架(44),所述固定框架(44)上安装有一步进电机(43),所述固定框架(44)上安装有两根滑轨(41),所述两个滑轨(41)中间安装有螺杆(42);
所述倾斜滑轨控制装置(5)包含滑轨固定底板(51),所述滑轨固定底板(51)上固定有螺杆(52),所述螺杆(52)末端与步进电机(58)连接,所述滑轨固定底板(51)上固定有滑轨(54),所述螺杆(52)和所述滑轨(54)上固定有一安装底板(55),所述安装底板(55)上固定有一紧固件(56),所述紧固件(56)与所述固定底板(55)固定中空金属杆(53),所述中空金属杆(53)通过紧固件(34)与自适应气囊打磨头(3)连接,所述中空金属杆(53)内部有输气管(57),所述输气管(57)一端与旋转阀门口(35)连接,所述输气管(57)另一端与气阀(59)连接;
所述转盘固定装置(6)包含圆形把手(61)所述圆形把手(61)与螺杆(62)连接,所述螺杆(62)穿过套筒(63),所述螺杆(62)与圆形转盘(64)固定,所述圆形转盘(64)中间放置有轴承(65),所述转盘固定装置(6)包含置物底座(66);
所述支撑底座(1)包含与驱动电机相连的驱动小齿轮(13),所述驱动小齿轮(13)与驱动大齿轮(11)咬合,所述支撑底座包含与固定框架(44)连接的固定装置(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适应气囊高压线路瓷绝缘子打磨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底座(1)和支撑框架(2)的右侧安装有竖直滑轨控制装置(4)以及倾斜滑轨控制装置(5),所述支撑底座(1)和支撑框架(2)左侧安装有转盘固定装置(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适应气囊高压线路瓷绝缘子打磨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适应气囊打磨头(3)的几何形状与打磨的瓷绝缘子的伞裙内部及圆盘两侧空间相似,所述自适应气囊打磨头(3)与待打磨的瓷绝缘子的伞裙内部以及圆盘两侧充分接触的部分由打磨橡胶(31)接触打磨,所述自适应气囊打磨头(3)打磨时未与瓷绝缘子的伞裙内部接触的部分其中间嵌有金属支撑骨架(32),所述金属支撑骨架(32)与金属固定套筒(33)通过卡扣连接在一起,所述金属固定套筒(33)与金属支撑骨架(32)连接,所述打磨橡胶(31)通过金属支撑骨架(32)与金属固定套筒(33)连接,所述金属固定套筒(33)内部集成气体压力传感器(37),能够通过气体压力传感器(37)检测由金属支撑骨架(32)和打磨橡胶(31)共同组成的自适应气囊打磨头(3)的打磨气囊气腔内的空气压力大小,所述圆环金属套筒(33)与紧固件(34)连接以保证接口处所具有的刚性,所述紧固件(34)与中空金属杆(53)固定可保证与自适应气囊打磨头(3)连接处的刚性,所述金属固定套筒(33)保留有与气囊相连的气体通道(36),所述圆环金属套筒(33)内气体通道(36)与旋转阀门口(35)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师范大学,未经安徽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36797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