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路桥施工桩孔复核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367449.0 | 申请日: | 2023-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206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6 |
发明(设计)人: | 马成龙;王德龙;郭冰;彭诚;任华丽;张诗聪;杨旭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西南交通大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郑州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7/022 | 分类号: | E21B47/022;E02D33/00;E21B47/00 |
代理公司: | 郑州立格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26 | 代理人: | 田磊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施工 复核 装置 及其 使用方法 | ||
1.一种路桥施工桩孔复核装置,包括底座(1)、检测装置(2)、顶板(3)和设置在顶板(3)下部的支撑架(31);
其特征在于,检测装置(2)包括平衡装置(21)、移动装置(22)、第一旋转驱动器(23)、第一收线盒(24)、第一球体(25)、第一发射器(26)和第一接收器(27);
平衡装置(21)设置在顶板(3)和底座(1)之间,平衡装置(21)用于保证顶板(3)始终处于平衡状态;
移动装置(22)设置在支撑架(31)的下方,移动装置(22)能沿桩孔的延伸方向移动;
第一旋转驱动器(23)设置在移动装置(22)上;
第一收线盒(24)设置在第一旋转驱动器(23)的输出端上,第一收线盒(24)内设置有牵引绳,第一旋转驱动器(23)与第一收线盒(24)之间设置有扭力传感器;
顶板(3)为圆形结构,第一球体(25)能转动的设置在支撑架(31)上,顶板(3)的轴线贯穿与第一球体(25)的球心,牵引绳远离第一收卷和的一端与第一球体(25)的下部固定连接;
第一发射器(26)固定设置在第一球体(25)的上部,第一发射器(26)的输出端竖直向上;
第一接收器(27)固定设置在顶板(3)的下部,第一接收器(27)用于接收第一发射器(26)发射的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路桥施工桩孔复核装置,其特征在于,移动装置(22)包括移动壳、驱动装置(221)、滚轮(222)、滑台(223)和牵引装置(224);
移动壳设置在支撑架(31)的下方,移动壳为圆形结构;
驱动装置(221)设置在移动壳的内部;
滚轮(222)能转动的设置在驱动装置(221)的一侧,滚轮(222)能与桩孔的侧壁接触;
滑台(223)设置在滚轮(222)的上方,滑台(223)能带动滚轮(222)沿移动壳的径向方向移动;
牵引装置(224)固定设置在支撑架(31)上,牵引装置(224)用于将移动壳与支撑架(31)进行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路桥施工桩孔复核装置,其特征在于,驱动装置(221)包括第二旋转驱动器(2211)、齿环(2212)、第一齿轮(2213)、锥形斜齿轮(2214)和传动组件;
第二旋转驱动器(2211)设置在移动壳内,第二旋转驱动器(2211)的输出端竖直向下,第二旋转驱动器(2211)的输出端上固定设置有驱动齿轮;
齿环(2212)围绕驱动齿轮设置在移动壳内,齿环(2212)与驱动齿轮相互啮合;
锥形斜齿轮(2214)设置在齿环(2212)的一侧,齿环(2212)与锥形斜齿轮(2214)相互啮合;
第一齿轮(2213)沿滚轮(222)的轴线固定设置在滚轮(222)的一侧;
传动组件设置在第一齿轮(2213)和齿环(2212)之间,第二旋转驱动器(2211)通过传动组件带动第一齿轮(2213)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路桥施工桩孔复核装置,其特征在于,传动组件包括第二齿轮(2215)、第三齿轮(2216)、第一锥齿轮(2217)和第二锥齿轮(2218);
第二齿轮(2215)设置在第一齿轮(2213)的一侧,第一齿轮(2213)和第二齿轮(2215)相互啮合;
第一锥齿轮(2217)固定设置在第二齿轮(2215)的一侧;
第二锥齿轮(2218)设置在第一锥齿轮(2217)的一侧,第一锥齿轮(2217)和第二锥齿轮(2218)相互啮合;
第三齿轮(2216)固定设置在第二锥齿轮(2218)的一侧,锥形斜齿轮(2214)能带动第三齿轮(2216)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路桥施工桩孔复核装置,其特征在于,驱动装置(221)还包括转动柱(2219);
转动柱(2219)沿锥形斜齿轮(2214)的轴线固定设置在锥形斜齿轮(2214)的一侧,转动柱(2219)的外侧围绕自身的轴线均匀开设有啮合齿,啮合齿与第三齿轮(2216)啮合,转动柱(2219)与第三齿轮(2216)滑动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西南交通大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郑州分公司,未经成都西南交通大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郑州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36744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矿井地下离层空间的填充方法
- 下一篇:趴伏辅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