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测量时间敏感通信网络双向最短时延链路的方法和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310365975.3 | 申请日: | 2023-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641844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1 |
发明(设计)人: | 杨宏;张弛;汪晶晶;郭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4J3/06 | 分类号: | H04J3/06;G06N3/126;H04L43/0852 |
代理公司: | 中国和平利用军工技术协会专利中心 11215 | 代理人: | 刘光德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测量 时间 敏感 通信 网络 双向 最短时延链路 方法 系统 | ||
1.一种测量时间敏感通信网络双向最短时延链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时间敏感通信网络包括若干通信终端、实现不同通信终端信息传输的若干交换机、以及由所述若干通信终端和所述若干交换机组成的若干通信链路;其中所述若干通信终端和所述若干交换机都具备所述时间敏感通信网络的时间同步特性,通过802.1AS标准中的广义精确时间协议gPTP实现时间同步;
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S1、基于所述时间敏感通信网络的有向图来执行第一通信终端与第二通信终端的链路初始化,以得到所述第一通信终端与所述第二通信终端之间的双向链路集合;
步骤S2、按一定比例从所述双向链路集合中提取出部分双向链路分作为第一双向链路集合,其余的双向链路作为第二双向链路集合,计算所述第一双向链路集合中每一种双向链路的适应度,所述双向链路的适应度表征该双向链路中所有节点的时延和,所述节点包括第一通信终端、第二通信终端、以及双向连接所述第一通信终端和第二通信终端的若干交换机;
步骤S3、基于所述第一双向链路集合中每一种双向链路的适应度确定适应度交叉概率值和适应度变异概率值,以分别确定交叉条件和变异条件,利用所述第二双向链路集合对所述第一双向链路集合中满足所述交叉条件的双向链路执行交叉操作,以及利用所述第二双向链路集合对所述双向链路集合中满足所述变异条件的双向链路执行变异操作;
步骤S4、对执行完所述交叉操作和所述变异操作后的所述第一双向链路集合中的每一种双向链路分别再次计算适应度;其中:
当再次计算的各个适应度值存在超过适应度阈值的情况时,提取超过所述适应度阈值的双向链路作为所述时间敏感通信网络的双向最短时延链路;
否则,重新计算适应度交叉概率值和适应度变异概率值,并再次执行所述交叉操作和信息变异操作,直到满足适应度阈值条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测量时间敏感通信网络双向最短时延链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1中:
所述时间敏感通信网络的有向图表征为P=(V,E),V表示所述时间敏感通信网络包含的所有通信终端的集合,E表示两两通信终端之间的双向链路,表示为[(Xi,Xj),(Xj,Xi)]∈E,1≤i≤n,1≤j≤n,i≠j,[(Xi,Xj),(Xj,Xi)]=[(Xj,Xi),(Xi,Xj)],n为所述时间敏感通信网络中通信终端的总数;
从所述有向图中选定所述第一通信终端与所述第二通信终端,所述第一通信终端与所述第二通信终端之间的双向链路集合表征为Q(t)={U1,U2,...,UL},U1,U2,...,UL表示所述第一通信终端与所述第二通信终端之间的所有可行的L种双向链路,对于U1,U2,...,UL中的每一种双向链路,该双向链路的起始节点和末端节点均为所述第一通信终端,在所述起始节点和所述末端节点之间存在一中间节点,为所述第二通信终端,所述起始节点与所述中间节点之间的其他节点为能够连接所述第一通信终端和所述第二通信终端的若干交换机,所述中间节点与所述末端节点之间的其他节点为能够连接所述第二通信终端和所述第一通信终端的若干交换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未经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36597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