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难复性桡骨下段骨折闭合复位的辅助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310364519.7 | 申请日: | 2023-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6350329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30 |
发明(设计)人: | 朱欢叶;曹进;王梦瑶;郑华江;高超;张凯伦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市第六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62 | 分类号: | A61B17/62;A61B17/66;A61F5/058 |
代理公司: | 北京恒泰铭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42 | 代理人: | 胡琳丽 |
地址: | 315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性 桡骨 骨折 闭合 复位 辅助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难复性桡骨下段骨折闭合复位的辅助装置,涉及骨科技术领域,包括模拟手臂,模拟手臂内设置有桡骨上端、桡骨下端,桡骨上端与桡骨下端呈错位交叉分布,模拟手臂上方设置有第一外固定架、第二外固定架,第一外固定架与第二外固定架对向设置,第一外固定架上设置有辅助复位组件,通过辅助复位组件的设置,可将桡骨下端骨折端两侧各置入两枚固定针进行横纵位置上的移动,并在配合医生牵拉中逐步对“错位交叉”畸形的难复性桡骨下端进行逐步复位调节,这种操作区别于现有技术中每次牵拉复位时靠巧合将断掉的桡骨上端与桡骨下端对齐复合的方式,可靠性强,且无需进行切开复位,术后瘢痕不明显,对患者身体损伤较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骨科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难复性桡骨下段骨折闭合复位的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儿童桡骨下段骨折发生于距桡骨远端骨骺面3cm以内的位置,此处为密质骨与松质骨的交界处,是解剖薄弱地带,对外力承受力较弱,容易发生骨折,对于完全移位成“错位交叉”畸形的难复性桡骨下段骨折患者则需要手术治疗。
现有技术中,一般是通过多人辅助牵拉的操作将桡骨复位,并通过石膏板固定,但对于无法通过牵拉复位的病患需要进行切开手术,但切开手术对患者身体损伤较大,且术后瘢痕明显,恢复时间长;此外,在恢复期间因石膏的固定,从而对患者生活、学习以及观感上均会造成影响,并且在石膏的设置下患者无法进行术后的早期功能性锻炼,这种情况下,恢复时长也会相应增加;故而提出了一种无需切开便可复位,减少手术瘢痕的;可摆脱石膏外固定,允许患者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的难复性桡骨下段骨折闭合复位的辅助装置,来解决以上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需切开便可复位,减少手术瘢痕的;可摆脱石膏外固定,允许患者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的难复性桡骨下段骨折闭合复位的辅助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难复性桡骨下段骨折闭合复位的辅助装置,包括模拟手臂,所述模拟手臂内设置有桡骨上端、桡骨下端,所述桡骨上端与桡骨下端呈错位交叉分布,所述模拟手臂上方设置有第一外固定架、第二外固定架,所述第一外固定架与第二外固定架对向设置,所述第一外固定架上设置有辅助复位组件,辅助复位组件上设置有术后固定组件;
所述辅助复位组件包括有主体滑块,所述主体滑块内开设有第一槽道、第二槽道,所述第一槽道与第二槽道呈交叉连通设置,所述主体滑块上端开设有插接口;
所述术后固定组件包括有通心柱,所述主体滑块上等距设置有凹柱腔。
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一槽道中插接有棘齿推挤条,所述第二槽道内滑动连接有固定针,所述固定针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远离固定针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二槽道壁上。
作为优选的,所述主体滑块表面开设有横槽,所述横槽中滑动连接有限制块,所述通心柱固定在限制块上,所述第一外固定架上端均与固定连接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远离主体滑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提拉板,所述提拉板上均匀等距固定连接有插接柱。
作为优选的,所述插接柱表面均对向开设有侧凹口。
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一外固定架上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二外固定架上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上螺纹连接有第一螺丝,所述第二连接块上螺纹连接有第二螺丝,所述第一连接块上承托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另一端被第二连接块承托。
作为优选的,所述连接板上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卡块上卡设有填充胶针。
作为优选的,所述插接口与插接柱相适配。
作为优选的,所述连接板与第一螺丝、第二螺丝相适配。
作为优选的,所述填充胶针内设置有凝固胶。
(三)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市第六医院,未经宁波市第六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36451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