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进的初相注入的定时同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364477.7 | 申请日: | 2023-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63887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04 |
发明(设计)人: | 郑悦然;宋宇鲲;孔令超;艾春搏;倪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3L7/099 | 分类号: | H03L7/099;H04L27/26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谱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57 | 代理人: | 张果达 |
地址: | 230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进 注入 定时 同步 方法 | ||
1.一种改进的初相注入的定时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初相注入的定时同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对输入信号进行平方滤波定时误差估计,获取平方滤波定时误差值,完成时钟初相捕获;
S2:将上述平方滤波定时误差值作为Gardner定时环路插值点的初始位置,对插值后得到的最佳采样数据进行Gardner定时误差估计;
S3:将上述计算得到的Gardner定时误差值同时输入到环路滤波器、增益控制滤波器以及选择控制器中,通过选择控制器调整环路系数,将环路滤波器、增益控制滤波器输出之和与环路系数相乘作为数控振荡器的控制字;
S4:数控振荡器通过溢出计数的方式产生分数间隔的更新值,改变插值基点的位置,形成闭环反馈的定时同步环路,然后进行循环迭代不断调整插值基点,得到最佳采样数据;
S5:将上述最佳采样数据进行下采样滤波,输出下采样滤波后的最佳采样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初相注入的定时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还包括以下步骤:
S11:初始化第一数控振荡器的控制字,同时获取输入数据;
S12:将输入数据送入插值滤波器,在第一数控振荡器的控制下输出数据,当输出数据的个数达到预定时进行时钟初相的估计;
S13:通过平方滤波算法计算得到时钟初相估计,并根据时钟初相估计完成第二数控振荡器的初始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初相注入的定时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3中,所述平方滤波算法先对接收信号做平方非线性变换,然后通过数字滤波提取出1/T处的频率分量,从而得到定时偏差的估计值计算公式为:
其中,r(k)表示在第一数控振荡器的控制下插值滤波器输出的数据,k表示采样点,N表示一个符号周期内的采样点数,L表示符号长度,通常L取64即可满足要求,arg代表取角度操作;
所述输出数据的个数达到LN时进行时钟初相的估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初相注入的定时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还包括以下步骤:
S21:输入数据在第二数控振荡器的控制下通过插值滤波器计算得到环路的插值序列;
S22:根据Gardner算法对插值序列进行定时误差估计运算,得到定时误差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初相注入的定时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中,还包括以下步骤:
S31:将定时误差输入到环路滤波器以滤波出高频分量,同时将定时误差输入到增益控制滤波器中;
S32:选择控制器通过计算定时误差的误差均值判断环路状态,从而调整环路系数;
S33:将环路滤波器和增益控制滤波器输出之和乘以环路系数的结果作为第二数控振荡器的控制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初相注入的定时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4中,还包括以下步骤:
S41:第二数控振荡器通过溢出计数的方式确定插值滤波器所需的插值基点和分数间隔;
S42:插值滤波器利用插值基点和分数间隔完成新一轮的插值计算,从而形成闭环反馈的环路,通过循环迭代不断调整插值基点位置,得到最佳采样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工业大学,未经合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36447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