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快速分离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310355843.2 | 申请日: | 2023-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649687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8 |
发明(设计)人: | 陈伟;刘昊;胡立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乾合细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M1/24 | 分类号: | C12M1/24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01 | 代理人: | 卢海龙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外周血 单个 细胞 快速 分离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新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快速分离装置,包括外螺纹管、内螺纹盖、管体、圆锥漏斗、漏孔,所述管体下端设有圆锥漏斗,圆锥漏斗下端设有漏孔,管体外壁上端设有内螺纹盖,管体上端口设有外螺纹管。本发明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能够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提取步骤简化、降低提取难度及缩短提取时间并提高可重复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快速分离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新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快速分离装置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外周血单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即外周血中具有单个核的细胞,包含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树突状细胞和其它少量细胞(造血干细胞等),是免疫学实验最为常用的细胞群。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分离技术是免疫学、生物学研究和临床检验检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技术。各种分离方法的选择取决于实验目的、需要分离的细胞类型和实验条件。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将被引入到该领域中,以满足各种不同的分离需求。目前主要的分离方法是Ficoll-Hypaque(聚蔗糖一泛影葡胺)密度梯度离心法,其缺点包括操作复杂、时间耗费长以及细胞得率不稳定等问题。
首先,密度梯度离心法的操作过程需要非常小心,涉及到多个步骤,包括加样、离心、抽取细胞等。这些步骤中的每一步都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和经验,否则可能会导致细胞得率下降甚至失败。
其次,整个操作过程需要耗费较长的时间。由于离心过程需要较长时间才能使细胞沉淀到合适的位置,因此整个单个核细胞提取过程需要耗时约1个小时。这对于需要进行大量细胞分离的实验来说,工作效率较低。
最后,密度梯度离心法对细胞得率也存在不稳定性。由于不同样本之间细胞数量、大小、密度等差异较大,因此得到的细胞数量和质量也存在一定的波动。同时,由于操作技巧和经验的差异,不同实验室之间的细胞得率差异也很大。
综上所述,虽然密度梯度离心法是目前分离PBMC的常用方法之一,但其操作复杂、时间耗费长以及细胞得率不稳定等问题也限制了其在实验中的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新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快速分离装置,能够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提取步骤简化、降低提取难度及缩短提取时间并提高可重复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了新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快速分离装置,包括外螺纹管、内螺纹盖、管体、圆锥漏斗、漏孔,所述管体下端设有圆锥漏斗,圆锥漏斗下端设有漏孔,管体外壁上端设有内螺纹盖,管体上端口设有外螺纹管。
作为优选,所述管体下端口设有同轴的圆锥漏斗,圆锥漏斗底部中心设有漏孔。
作为优选,所述外螺纹管、内螺纹盖、管体、圆锥漏斗、漏孔同轴。
作为优选,所述外螺纹管内孔为喇叭管,外螺纹管内孔小径端与管体上端口相连,外螺纹管小径端内径与管体上端口内径相等。
作为优选,所述内螺纹盖外侧壁端设有防滑棱。
作为优选,所述内螺纹盖内孔与管体外壁之间存在间隙。
作为优选,所述管体外径从上至下外径递减。
作为优选,所述管体最大外径小于所适配的离心管内径。
作为优选,所述外螺纹管与所适配的离心管盖相适应,内螺纹盖与所适配的离心管盖上端口相适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乾合细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乾合细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35584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