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BT2在制备用于促进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方面的应用在审
| 申请号: | 202310350306.9 | 申请日: | 2023-04-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70613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3 |
| 发明(设计)人: | 孙海鹏;牛文彦;张学娇;赵晓芸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医科大学朱宪彝纪念医院(天津医科大学代谢病医院;天津代谢病防治中心) |
| 主分类号: | A61K31/381 | 分类号: | A61K31/381;A61K31/155;A61P3/10;A61P5/50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杰盈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2207 | 代理人: | 朱红星 |
| 地址: | 300403***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bt2 制备 用于 促进 二甲双胍 治疗 糖尿病 方面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分子化合物BT2在制备用于促进二甲双胍药物治疗糖尿病效果中的应用。所述的促进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指的是:BT2(3,6‑二氯苯并[b]噻吩‑2‑羧酸)显著提高了二甲双胍降血糖的效果。BT2与BCKDK结合使其与支链氨基酸分解代谢限速酶BCKDH解离,解除BCKDH的抑制,进而促进支链氨基酸分解代谢,降低血中支链氨基酸水平。实验结果显示BT2促进支链氨基酸分解代谢可以达到促进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效果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疾病治疗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小分子化合物BT2在制备用于促进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效果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2021年国际糖尿病联盟发布的糖尿病世界地图显示,全球约5.37亿成年人患有糖尿病,还有5.41亿糖尿病前期人群。90%的糖尿病是2型糖尿病,与遗传和环境因素有关,肥胖是其重要诱因,其特征是胰岛素抵抗,改善胰岛素抵抗可预防和治疗糖尿病。
糖尿病的发生发展与营养状态密切相关,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支链氨基酸(亮基酸、异亮基酸、缬氨酸的统称,简称BCAA)代谢紊乱促进胰岛素抵抗的发生发展。 目临床上治疗糖尿病的药物有很多种,有些药物的治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二甲双胍多年来一直是临床糖尿病治疗的一线药物。临床上存在对二甲双胍不敏感的人群,诸多因素影响二甲双胍药效,如遗传、个体敏感性、服药期间的饮食等。
BT2是一个靶向蛋白激酶BCKDK的小分子抑制剂,可以通过抑制BCKDK促进支链氨基酸的分解代谢,降低支链氨基酸的丰度,已有证据表明BT2可以减缓胰岛素抵抗和糖尿病发生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日益增加的糖尿病发病率和临床上最常用的降糖药物,提供了一种药理学方法以促进糖尿病治疗效果的方法。
本发明发现了一种增加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的药理学方法,其目的是通过BT2促进BCAA分解代谢增强二甲双胍的降血糖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公开了如下的技术内容:
一种小分子化合物BT2在制备用于促进二甲双胍药物治疗糖尿病效果中的应用。BT2 与BCKDK结合使其与支链氨基酸分解代谢限速酶BCKDH解离,解除BCKDH的抑制,进而促进BCAA分解代谢,降低血中BCAA水平。
本发明发现了一种促进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的方法,BT2促进BCAA分解代谢, 显著促进二甲双胍降血糖的效果,明显加强二甲双胍这一临床一线糖尿病治疗药物的疗效。BT2作用原理指的是BT2 与BCKDK结合使其与BCKDH解离,减少BCKDH的抑制,进而促进BCAA分解代谢,降低血中BCAA水平。本发明所述的小分子化合物BT2,其化学名称为3,6-二氯苯并[b]噻吩-2-羧酸,英文名称为3,6-dichloro-benzo[b]thiophene-2-Carboxylic Acid。
本发明公开的药理学促进糖尿病治疗效果的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积极效果在于:二甲双胍多年来一直是临床糖尿病治疗的一线药物,临床上存在对二甲双胍不敏感的人群,本发明发现一种可以改善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的方法。实验结果显示:BT2促进BCAA分解代谢可以达到促进二甲双胍药物治疗糖尿病效果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 BT2在ob/ob小鼠中促进BCAA分解代谢增强二甲双胍对胰岛素抵抗的治疗效果图; 其中A,p-BCKDE1α、BCKDE1α、BCKDK的蛋白水平; B,空腹血浆BCAAs和BCKAs水平;C, 葡萄糖耐量试验和胰岛素耐量试验;*P0.05, **P0.01, ***P0.01,****P0.0001;#p0.05,##p0.01,###p0.001;Ob / ob小鼠分别给予溶媒、BT2或二甲双胍灌胃4-10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医科大学朱宪彝纪念医院(天津医科大学代谢病医院、天津代谢病防治中心),未经天津医科大学朱宪彝纪念医院(天津医科大学代谢病医院、天津代谢病防治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35030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