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硫系玻璃基底上镀制增透膜膜系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348614.8 | 申请日: | 2023-04-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829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3 |
发明(设计)人: | 梁献波;刘梦佳;尹士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光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C17/36 | 分类号: | C03C17/36 |
代理公司: | 北京五洲洋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7 | 代理人: | 张向琨 |
地址: | 239004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玻璃 基底 上镀制 增透膜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硫系玻璃基底上镀制增透膜膜系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S1,将作为镜片的硫系玻璃基底的陪镀片和产品的表面进行清洁处理,硫系玻璃基底的陪镀片的厚度为0.9-1.5mm且硫系玻璃基底的陪镀片采用硫系玻璃牌号IG06;
S2,将清洁处理好的包括陪镀片和产品的镜片放入工装夹具,放好镜片的工装夹具挂入真空镀膜机的腔体内,腔体的温度设定为120-130℃;
S3,真空镀膜机启动抽真空,真空度达到1×10-3Pa,打开真空镀膜机的辅助镀膜的离子源进行清洗,清洗时间为6min,离子源的阳极电压为220V、阳极电流为1.2-1.5A、发射极的电流为1.3-1.5A;
S4,维持前述真空度,在镜片的对应面蒸镀第一Ge膜层,第一Ge膜层的沉积速率为0.3nm/s,控制第一Ge膜层的膜厚为63nm±3nm,离子源辅助蒸镀;
S5,在镀制的第一Ge膜层上蒸镀第一ZnS膜层,第一ZnS膜层的沉积速率为0.8nm/s,控制第一ZnS膜层的膜厚为123nm±4nm,离子源辅助蒸镀;
S6,在镀制的第一ZnS膜层上蒸镀第二Ge膜层,第二Ge膜层沉积的速率为0.3nm/s,控制第二Ge膜层的膜厚为307nm±5nm,离子源辅助蒸镀;
S7,在镀制的第二Ge膜层上蒸镀第二ZnS膜层,第二ZnS膜层的沉积速率为0.8nm/s,控制第二ZnS膜层的膜厚为63nm±3nm,离子源辅助蒸镀;
S8,在镀制的第二ZnS膜层上蒸镀第三Ge膜层,第三Ge膜层沉积的速率为0.3nm/s,控制第三Ge膜层的膜厚为90nm±3nm,离子源辅助蒸镀;
S9,在镀制的第三Ge膜层上蒸镀第三ZnS膜层,第三ZnS膜层的沉积速率为0.8nm/s,控制第三ZnS膜层的膜厚为215nm±5nm,离子源辅助蒸镀;
S10,在镀制的第三ZnS膜层上蒸镀YbF3膜层,YbF3膜层沉积的速率为0.6nm/s,控制YbF3膜层的膜厚为300nm±5nm,离子源辅助蒸镀;
S11,在镀制的YbF3膜层上蒸镀第四ZnS膜层,第四ZnS膜层沉积的速率为0.8nm/s,控制第四ZnS膜层的膜厚为75nm±3nm,离子源辅助蒸镀;
S12,镀制完成后,待真空室冷却至80℃以下取出对应面镀制好的镜片;
S13,重复步骤S1至步骤S12,在镜片的相反的另一面依次蒸镀第一Ge膜层、第一ZnS膜层、第二Ge膜层、第二ZnS膜层、第三Ge膜层、第三ZnS膜层、YbF3膜层以及第四ZnS膜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硫系玻璃基底上镀制增透膜膜系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步骤S1中,硫系玻璃基底的陪镀片的厚度为1.0mm;
在步骤S1中,采用超声波或手擦对镜片的表面进行清洁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硫系玻璃基底上镀制增透膜膜系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步骤S2中,腔体的温度设定为12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硫系玻璃基底上镀制增透膜膜系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步骤S3中,阳极电流为1.2A、发射极的电流为1.5A。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硫系玻璃基底上镀制增透膜膜系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步骤S3中,离子源为霍尔离子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光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光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348614.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