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310348078.1 | 申请日: | 2023-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63601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30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英;袁海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9 | 分类号: | G02F1/1339;G02F1/1333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唐慧 |
地址: | 518101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石岩街道石龙社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 面板 显示装置 | ||
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彩膜基板以及封框胶组件。封框胶组件包括第一磁性层、第二磁性层、封框胶以及分散于封框胶内的多个带磁元件,阵列基板与彩膜基板对盒时,第一磁性层与带磁元件之间的磁力以及第二磁性层与带磁元件之间的磁力将封框胶固定于第一磁性层与第二磁性层之间。因此,在第一磁性层与带磁元件之间的磁力作用下以及第二磁性层与带磁元件的磁力作用下,彩膜基板与阵列基板不会出现相对位移,且未固化的封框胶也不会相对彩膜基板以及阵列基板出现位移,进而提高了彩膜基板与阵列基板的对盒精度,避免显示面板出现漏光或显示不良。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具有该显示面板的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以及一种具有该显示面板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器因其具有机身薄、功耗低、价格便宜等优点,在显示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液晶显示器通常包括显示面板与背光模组,其中,显示面板包括彩膜基板、阵列基板以及封框胶,封框胶粘合于彩膜基板与阵列基板之间。
现有技术中,在完成液晶滴注(One Drop Filling,ODF)后,需要将所述彩膜基板与阵列基板进行对盒,对盒后的显示面板通过机械手臂搬运至紫外(Ultraviolet,UV)光预固化工位进行预固化,再由机械手臂搬运至热固化工位进行主固化。机械手臂在搬运显示面板过程中会旋转而产生离心力,且彩膜基板与阵列基板在重力的作用下会出现弯曲。在上述离心力和重力的共同作用下,导致在封框胶未固化前彩膜基板与阵列基板出现相对位移,进而降低了彩膜基板与阵列基板的对盒精度,致使显示面板出现漏光及显示不良。
因此,如何解决现有技术中在封框胶固化过程中彩膜基板与阵列基板出现相对位移导致的漏光与显示不良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以及一种具有该显示面板的显示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在封框胶固化过程中彩膜基板与阵列基板出现相对位移导致的漏光与显示不良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以及围设于所述显示区周侧的非显示区。所述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彩膜基板、设置于所述阵列基板与所述彩膜基板之间的液晶层以及设置于所述液晶层周侧的封框胶组件,所述封框胶组件位于所述非显示区。所述封框胶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磁性层与第二磁性层,所述第一磁性层设置于所述阵列基板面对所述彩膜基板的一侧,所述第二磁性层设置于所述彩膜基板面对所述阵列基板的一侧,且所述第一磁性层与所述第二磁性层相互面对的一侧的磁性相反。所述封框胶组件还包括封框胶以及分散于所述封框胶内的多个带磁元件,所述阵列基板与所述彩膜基板对盒时,所述第一磁性层与所述带磁元件之间的磁力以及所述第二磁性层与所述带磁元件之间的磁力将所述封框胶固定于所述第一磁性层与所述第二磁性层之间。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在所述阵列基板与所述彩膜基板对盒时,所述第一磁性层与所述带磁元件之间的磁力以及所述第二磁性层与所述带磁元件之间的磁力将所述封框胶固定于所述第一磁性层与所述第二磁性层之间。因此,在所述第一磁性层与所述带磁元件之间的磁力作用下以及所述第二磁性层与所述带磁元件的磁力作用下,所述彩膜基板与阵列基板不会出现相对位移,且未固化的所述封框胶也不会相对所述彩膜基板以及所述阵列基板出现位移,进而提高了彩膜基板与阵列基板的对盒精度,避免所述显示面板出现漏光或显示不良,确保了所述显示面板的品质。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述带磁元件包括外壳以及设置于所述外壳内的带磁内核,所述外壳用于使所述带磁内核的表面绝磁。所述阵列基板与所述彩膜基板对盒时,所述外壳破裂,所述带磁内核分别与所述第一磁性层以及所述第二磁性层之间产生磁力。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述封框胶组件还包括分散于所述封框胶内的多个支撑元件,所述支撑元件用于保持位于所述非显示区的所述阵列基板与所述彩膜基板之间的间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惠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34807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